本報訊(記者張彥剛)為解決“入園難”發揮重要作用的企辦幼兒園,伴隨企業分離社會職能,今后如何發展?我省近日率先在全國出臺支持企辦幼兒園發展指導意見破解這一難題,今后全省104所企辦幼兒園,將采取支持企業繼續辦好幼兒園、政府接收企辦幼兒園和創新企辦幼兒園辦園機制三種方式改革發展。

  昨日,在省教育廳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介紹說,截至2015年,我省共有企辦幼兒園104所。其中,省示范園34所,占總數的33%。王海波表示,這些幼兒園改革發展,必須堅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則,必須“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分類實施、穩步推進”,做到“國有資產不流失、教育資源不散失、保教質量不下滑”。不搞一刀切,因各園情況不同,必須采取一園一策。

  王海波說,我省將支持企業繼續辦好幼兒園,重點就是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辦園成本和群眾承受能力等因素,建立企業、政府、家庭合理分擔成本機制。對于家庭來講,主要是調整收費標準:對本企業職工子女執行當地相同等級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對其他幼兒收取的保教費、住宿費,可在當地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上適當調整,經教育、價格、財政部門審核后,報請設區市政府批準后執行。我省還鼓勵地方政府按照“企業與政府雙方自愿”、“移交資產無償劃轉”和“誰接收、誰投入”的原則整建制接收企辦幼兒園。

  昨天的采訪結束后,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在企業幼兒園入托的兒童家長,他們認為這一政策對幼兒園發展有利,但他們希望在調整和改革的過程中,孩子的保教質量不要下降,家長的經濟負擔不能增加太多。發布會上在回答本報記者的提問時,省教育廳基教三處處長助理柳銘表示,不管企辦幼兒園今后選擇哪種方式發展,我省現行的學前教育一年免保教費政策不變,仍按現行規定執行。

  在新聞發布會上,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十三五”規劃的實施及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每年將支持新建和改擴建150所公辦幼兒園,將通過發展公辦園、普惠性民辦園,整合民辦園等措施,力爭到今年底我省公辦園數量達到幼兒園總數的50%,公辦園在園孩子數量達到在園總數的50%以上,進一步滿足群眾對學前教育發展的要求。

  (編輯:wsx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