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春節賬單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往返路費、給父母的紅包、給小孩兒的壓歲錢、各種關系送禮支出……西安85后的小張無奈地說:“春節是啥?一個字:累;兩個字:消費。簡單來說,春節就是‘春劫’,沒有萬元難過年啊。”

  走親訪友成小夫妻“甜蜜的負擔”

  “可算要上班了,原來不覺得,過個年怎么這么累啊!”昨天中午在親戚家吃完飯后,剛結婚不久的85后小夫妻小朱和小范忙著趕回家,往沙發上一摔就不肯再起來。“成家后當大人真不容易啊。”小范說。

  小朱和小范倆人一個是1987年生,一個是1988年出生。往年春節,倆人都是跟著家里大人去走親訪友,倆人自嘲都是“跟屁蟲”,要是犯懶就只有大人出面去拜訪,他倆則是窩在家里玩手機打游戲。但今年雙方家里都給他們下了“死命令”,要小夫妻必須承擔家庭責任,過節時必須走走親戚,還得拜訪師長。

  而從大年三十兒放假那天開始,小兩口馬不停蹄地開始走親戚。雙方父母家自然不必說,還有雙方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小朱的兩個姑姑和一個叔叔、一個舅舅家,小范的一個姑姑、三個叔叔、兩個姨和一個舅舅家。另外還有各自的老師家、朋友家和同事家……“我們是頭一天就打好了電話,掐著點到人家家里,待一會兒就得往下一家走,往年爸媽走親戚時怎么覺得沒這么麻煩啊!”小朱接過小范的話“哀嘆”。

  “生二孩”成春節重要話題

  “啥時候要二胎呀?”“趁年輕,趕緊再要一個吧!”“趕快要,趁我們身體還行,幫你們帶……”這是家在陜北的85后小吳過年期間聽到的最多的話題。

  小吳和小王都是陜北人,有個活潑可愛的兒子,小兩口平時在西安上班,只有逢年過節一家三口才回陜北老家走親訪友,原本是個團圓高興的日子。可沒想到的是兩人遭遇親友的輪番“催生二胎”,可謂身心疲憊。

  小吳表示,她和老公都是公司的普通員工,每個月也就四五千元的工資,現在兒子馬上還要上幼兒園,還有房貸和車貸要還,經濟負擔非常重,根本沒有考慮過生“二胎”事。家里親戚長輩們拉著夫妻倆的手,擺事實、講道理,一說就是老半天,夫妻倆為此頭都大了,不得不找借口離開……

  新婚夫妻送紅包買禮品花了上萬元

  “節前忙著買年貨,現在就忙著走家串戶的送禮,就像拜碼頭一樣挨家挨戶地提著禮品上門,從早上8點出門,到晚上9點半才回家,最多的一天跑了7家。”說話的時候,作為85后的小張顯得有些無奈,給親戚拜年不可能兩手空空,可這樣的開銷也實在讓他有些吃不消。

  小張,85后,西安某企業員工,今年是他和媳婦小李結婚后的第一個春節,按照陜西當地習俗,新婚夫妻得去所有親戚家拜個年,這也讓他們今年的春節新增了一筆不小的支出。“光給親戚拜年所花的紅包和禮品錢就已經上萬元了。”小張說。

  “年終獎已經全都花在了春節開銷上了。”小李一邊翻看著記賬本一邊說道,“光除夕那一天我們打出去的紅包就有3500元,這還沒算買禮品的錢。”

  對于春節期間的經濟賬單,有人戲稱:春節過不起,辛辛苦苦攢一年,春節一過回到解放前。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銀子,每每到了春節就像大放血一般,確實很苦逼,雖然不少網友怨聲不斷,但也有樂觀的網友鼓勵道:“錢是腦門前的汗,去了又會來。用了別糾結,這不新的一年又來到,希望又來了。”(記者 范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