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雞報春,三秦呈祥。2017年春節假期,陜西旅游市場供需兩旺,民俗“過大年”持續火爆,無論城市、景區還是鄉村,充足的旅游產品供給,超高的央視曝光率,扎實的服務保障,使今年春節成為歷年來最有年味、最有影響、最為火爆的黃金周,全域旅游和融合發展煥發出勃勃的生機,旅游業為“追趕超越”新陜西建設譜寫出新的光輝篇章。據統計,春節期間,全省接待境內外游客3028.01萬人次,旅游收入147.4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22%和27.84%。
過大年紅紅火火祈福廟會人氣超旺、鄉村更有年味
陜西五千年文明孕育了最醇厚、最地道、最多彩的春節年俗,各地不同特色的“過大年”活動紛紛亮相,三秦大地呈現一派張燈結彩、喜慶祥和的節日景象。一是廟會燈會熱鬧非凡。廟會、燈會是年俗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廣大游客感受年味的重要場所。春節期間,大明宮“新春唐人節廟會”接待游客37萬人次,西安世博園新春廟會接待游客20.03萬人次,大唐西市文化廟會接待游客59.7萬人次,漢城湖景區文化廟會接待游客43.8萬人次。大唐芙蓉園“鳳舞九天·世世太平新春燈會”接待游客22.4萬人次。西安城墻“唐都上元不夜城新春燈會”吸引游客13.1萬人次;二是新春祈福平安吉祥。春節期間,我省的寺院道觀等宗教文化景區,擠滿了燒香、敲鐘、祈福的游客,大家在新年鐘聲里共同祈求平安、健康。黃帝陵“黃陵謁祖,祈福中華——2017全球華人新年祈福大典”共接待游客24.3萬人次;樓觀道文化展示區“迎財祈福祭典”接待游客46萬人次,法門寺佛文化景區新年祈福法會接待游客31.4萬人次,白云山接待游客17.1萬人次;三是鄉村過年紅紅火火。年味越是鄉村濃。白鹿原影視城“藍田民俗文化節”共接待游客57.6萬人次,高陵場畔“第二屆春節廟會”吸引游客42.5萬人次。袁家村接待游客136.5萬人次,馬嵬驛接待游客122.2萬人次,涇陽茯茶鎮接待游客141.7萬人次,周至水街接待游客123萬人次。
節慶宣傳創意繽紛旅游產品營銷精準、供給更有質量
為做旺做好春節旅游這桌“年的盛宴”,各級旅游部門、各大景區創新策劃了一系列宣傳營銷和節慶活動,使廣大游客在旅游中盡情感受“人文陜西,山水秦嶺”的魅力。一是過大年走進央視,陜西旅游影響力和美譽度大幅提升。春節期間,我省旅游形象大使朱迅、周澎亮相央視春晚節目現場,關中、陜北不少地方的特色年俗活動走進了央視平臺,極大地提升了陜西旅游的影響力。綏德郭家溝過大年、佳縣赤牛坬村“千人共享棗糕宴”、神木縣高家堡古鎮“火判官”民俗活動以及韓城市國際燈會等活動先后在春節期間在央視《新聞聯播》等欄目直播,袁家村鄉村旅游也在春節央視《美麗鄉村過大年》欄目播出,陜西過大年活動通過央視平臺走向全國;二是各市整體打包營銷,為游客定制“過大年旅游大餐”。西安市舉辦了“2017西安中華文明標識之旅暨旅游新品主題推介會”,推出了四大中華文明標識之旅主題產品。寶雞市推出了包括新年祈福、溫泉滑雪、民俗旅游等七大類“雞年游寶雞大吉又大利”春節系列旅游活動。安康市分別在石泉等五縣舉辦了“安康春節系列民俗節慶活動”。商洛市分別在山陽等五縣舉辦“秦嶺最美是商洛,歡天喜地過大年”活動。榆林市分別在綏德等四縣舉辦了“陜北榆林過大年”活動。延安市舉辦了“延安過大年——入住農家、體驗年俗”活動;三是景區活動異彩紛呈,激活了春節旅游市場。傳統景區加快創新和提升,將景區特色與年俗活動相結合,旅游吸引力與競爭力不斷提升。華山景區“金雞鬧春賀新年惠聚華山享年味”活動吸引游客7.86萬人次。黃河壺口景區過大年和斗鼓表演等民俗活動吸引了6.57萬游客。南宮山景區“二免一”優惠促銷活動吸引游客2.31萬人次。春節期間,我省傳統精品景區依然是接待外地游客的主力,兵馬俑接待游客26.8萬,華清池接待游客13.6萬,陜西歷史博物館接待游客6.86萬人次,回民街接待游客123.1萬人次。
融合發展漸成常態,旅游綜合貢獻突出、拉動更加強勁
春節假期,消費市場以集中式爆發式的購物、旅游、娛樂為主,陜西旅游充分發揮其拉動力和融合力,盤活了整個黃金周消費市場,成為陜西春節假日經濟的主要引擎。一是旅游+購物帶動了當地綜合收入大幅增加。今年春節,到鄉村購年貨成為時尚。袁家村“袁家村春節大集”綜合收入達9600萬元。石泉縣熨斗古鎮“第五屆漢水庖湯會”、“壩壩宴”綜合收入1500萬元。商南縣過風樓鎮和清油河首屆年貨節,線上、線下銷售總收入3700萬元;二是旅游+文化滿足了游客過大年的精神需求。“中國民間社火之鄉”——隴縣社火表演吸引了6.7萬游客。華清池景區推出的《12.12》西安事變大型實景影畫也好評如潮。法門寺景區春節期間推出了大型佛文化互動體驗式演藝新品《法門往事》。洽川處女泉景區邀請多位明星舉辦了“洽川2017明星演唱會”,接待游客8萬人次;三是旅游+古村鎮豐富了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我省的古鎮古村被譽為“民間藝術瑰寶”,濃濃的年味讓游客流連忘返。諸葛古鎮“游諸葛古鎮品蜀漢年味”活動吸引了18.7萬游客。漫川關古鎮“打漁鼓、扭秧歌、品美食”過大年活動吸引了10.2萬游客。青木川古鎮接待游客5.2萬,神木高家堡古鎮接待游客8.9萬;四是旅游+扶貧提升了貧困地區群眾的獲得感。我省很多貧困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已經舊貌換新顏,成為名副其實的旅游示范村。佳縣赤牛坬村原汁原味的過大年活動吸引了8萬游客。綏德郭家溝村接待游客6.1萬,延川梁家河村接待游客3.1萬,商洛美麗鄉村“八朵金花”接待游客29.4萬。
全域旅游風生水起,旅游管理體制順暢、發展更有活力
全域旅游作為經濟新常態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大眾化旅游時代旅游發展的新方式,呈現出市縣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一方面,綜合監管加快突破,為旅游市場保駕護航。全域旅游的快速發展,管理體制改革率先取得突破。春節期間,臨潼區50人的旅游警察中隊全天候執勤在景區第一線,努力打造與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旅游環境。韓城市巡回法庭,宜川縣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嵐皋縣旅游警察大隊,禮泉縣旅游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黃陵縣公安局旅游管理大隊等值守在重點旅游景區和游客聚集區,第一時間解決游客糾紛,新型旅游綜合監管體制已經成為春節旅游的“亮麗風景”。另一方面,全域旅游加快發展,為旅游轉型做出示范。春節期間,韓城市以“一帶一路”國際燈光藝術節為主打,各大景區民俗活動和互動體驗項目年味十足,吸引154.4萬游客到韓城賞美景、過大年。藍田縣舉辦“詩意慢城2017藍田迎春燈會點亮儀式暨全域旅游開幕禮”,春節期間全縣共接待游客243萬人次。禮泉縣接待162.5萬游客,黃陵縣共接待游客51.2萬人次,大荔縣接待游客76.2萬人次,柞水縣接待游客37.7萬人次,三原縣接待游客40.9萬人次,山陽縣接待游客38.1萬人次,石泉縣接待游客28.4萬人次,宜川縣接待游客19.8萬人次。
溫泉滑雪倍受青睞,賞花采摘產品豐富、淡季更有選擇
自從國家提出了讓3億中國人上冰雪的目標后,溫泉滑雪作為健康運動類旅游體驗項目,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傳統的冷資源變成熱產品。一是溫泉康療廣受歡迎。我省60多家不同風格、不同體驗的溫泉景區充分滿足了春節假期各類游客的消費需求,讓來陜游客和廣大群眾真切感受了一把“陜西溫度”。春節期間,藍田湯峪溫泉接待游客52.5萬,華山御溫泉接待游客1.2萬;二是滑雪運動蓬勃發展。春節期間,很多游客走進雪場,體驗冰雪魅力。銅川市照金滑雪場和玉華宮滑雪場春節期間共接待游客20.76萬。藍田竹林畔滑雪場接待游客3.7萬,柞水九天山滑雪場接待游客2.78萬;三是賞雪賞花迎接春天。丁酉雞年的第一場雪將陜南三市裝扮得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安康瀛湖接待游客3.49萬人次,商洛塔云山接待游客2.9萬人次。灃東農博園花藝展,寶雞千湖濕地梅花展,楊凌創新園,千玉莊園草莓、紅龍果采摘等活動都吸引了大量游客。
環境市場兩手齊抓,旅游公共服務優化、游客更加滿意
為使廣大游客在陜西行得舒心、玩得歡心、吃得開心、購得順心,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積極作為,認真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一是專題研究、專題部署。春節前夕,副省長魏增軍帶領省旅游局、省工商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赴樂華歡樂世界、茯茶鎮調研檢查,對旅游安全、市場整治和旅游環境提出了明確要求。省旅游局按照副省長魏增軍的指示,節前下發通知,對春節假期旅游工作進行了專門部署;二是強化安全,整治市場。省旅游局節前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開展了市場集中整治和安全大檢查。節日期間,楊忠武局長到臨潼區華清池、法門寺和藍田白鹿原影視城檢查指導假日旅游工作;三是美化環境,提升服務。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的“煙頭不落地、古城更美麗”、“廁所革命所長制”和“大力提升旅游環境”三記重拳,拳拳擊中西安旅游的要害環節,全市上下積極行動,全面提升了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旅游環境和旅游服務;四是部門協同,做好保障。陜西省文明辦發出了關于文明過大年的倡議,積極營造文明旅游的氛圍。省氣象局連續發布春節氣象預報,做好氣象信息服務。西安鐵路局累計增開列車254列,運送旅客16.6萬人次。
春節期間,陜西旅游市場安全有序,運行平穩。安斌 馬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