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璩勇 通訊員 余興福 汪可平
開豪車不一定得不到掌聲,龔孝國一夜成為網(wǎng)紅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論語》
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么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
龔孝國說:“我沒有想到一夜時間四面八方都在議論這個事情,好多認識我的人打電話說,龔總你成為網(wǎng)紅了。嚇了一大跳,打開一看,騰訊上已經(jīng)8萬的點擊,評論一個接一個,好在都是正面鼓勵的,也有說怪話的,都是網(wǎng)友們把這些話批評過去了。我心里松了一大口氣。”3月26日,在安康日報社一間辦公室,在市城鄉(xiāng)建設規(guī)劃局副局長、曾經(jīng)擔任向陽鎮(zhèn)鎮(zhèn)長的晏筱波積極聯(lián)絡下,龔孝國接受記者的采訪。
3月21日,安康市紫陽縣企業(yè)家龔孝國開著價值近200萬的奔馳S500轎車前往西安高新區(qū)科技路西口接人。車停在高新六路與科技路十字等人時,一輛賣蘋果的三輪車與他的奔馳車發(fā)生了刮蹭。老太太沒事,但奔馳車左側車前已經(jīng)變形,車身有一段很長的刮蹭痕跡,大片車漆被蹭掉。剛開始,老太太以為自己刮的是一輛普通車,準備賠錢,但聽圍觀群眾說這是輛豪車,幾百幾千塊錢解決不了問題時,老太太一下子害怕起來,臉漲得通紅,雙手緊緊攥著胸前的皮包。
“看到老太太,我想到了父母,作為從山里走出去的孩子,對老太太流露出的膽怯我再熟悉不過了。”龔孝國說。得知老太太生活不易,靠賣蘋果為生,老伴在家?guī)O子,兒子在外打工。龔孝國決定放棄索賠,并叮囑老太太騎車注意點。
“我的奔馳S500是2010年買的,196萬元,全鋁車身,車門被撞變形后不能復原,只能重新?lián)Q,包括更換車門、補漆,至少需要五六萬元。”龔孝國說,我自己修,影響不了生活,但讓老太太賠償,她一家的生活可能都受到影響,一兩年不得舒坦。
龔孝國愛車被刮蹭主動放棄索賠一事,被正巧路過的三秦都市報記者宋雨看到。3月22日,三秦都市報以《全國百萬網(wǎng)友為愛心奔馳車主點贊》為題予以報道。一家公益組織了解情況后聯(lián)合媒體給予車主龔孝國5000元“天天正能量”獎勵以及證書。
3月23日,龔孝國領到“天天正能量”獎勵后,隨即將錢送給正在治病的小伙權朝正,即事發(fā)當天他去接的那位病人——他救助的一位青海小伙。
三秦都市報評論說:奔馳車被撞,一次本可按照規(guī)則處理的事故,最終以放棄索賠,溫情收尾。3月21日,三秦君報道的這個正能量司機,讓全國網(wǎng)友為西安點贊。三秦都市報認為,除了對司機的褒揚之外,人們尤其會進一步追問:在犬儒主義、利己主義滋長的背景下,為什么還有人橫而不流,堅守本色?他們的精神源頭在哪里?
從被人嘲笑的“高山佬”到成就一份家業(yè),奔馳車主龔孝國在意的是良心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后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
孟子說:“向位高顯貴的人說話,要藐視他,不要把他的顯赫地位和權勢放在眼里。哪怕他殿堂高兩三丈,屋檐好幾尺寬,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這些;哪怕他佳肴滿桌,侍奉的姬妾好幾百, 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這些;哪怕他飲酒作樂,馳驅打獵,隨從車輛成百上千,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這些。他所擁有的,都是我不屑于有的;我所希望的,是古代的禮樂制度。我為什么要怕他呢?”
龔孝國的家是所在那個村山最高的,后來幾個村合并,他居住的地方才變成第二。早上吃了飯從山上下到河邊學校,很輕松,下午放學回家,打著餓肚子爬幾十里山路,真是快要斷氣,真是雙手雙腳往上爬。住得高就是最主要的窮根,河邊的孩子看不起,帶的中午飯,蒸的紅苕、洋芋、苞谷頭,炒的包谷花、黃豆等等,帶到學校經(jīng)常被別的娃搶走甚至扔掉,不得已藏在學校背后的樹林里,等打開時,螞蟻都爬滿了,沒有辦法吃。讓龔孝國記憶猶新的是他小學四年級時,家里為他哥上初中去親戚家借學費,親戚本來答應借5塊錢,條件是先幫忙做兩天活兒,結果活路做了,錢沒有借到。龔孝國說:“我那時候心就一股股痛,我有錢了,堅決不學他們那些樣子。”
1994年,龔孝國與伙伴一起半夜兩點出門,步行4個多小時趕到紫陽火車站,踏上去河北邯鄲挖煤的路。各種艱辛不必細說,在煤礦當采煤工時,他還沒有煤車高,經(jīng)常煤車前頭跑他跟在后面追,工友笑話他,就是個才隔奶的奶娃子嘛!他遭遇過瓦斯、被礦頂坍塌的石頭砸中腦袋險些被掩埋。
聰明好學,辦事讓人放心,幾年后不到20歲的龔孝國擔任起帶班技術員,還兼300多工人的伙食采購。四次生死之間脫逃,2002年到陜西韓城承包煤礦,龔孝國走上順路。煤價一路上揚,從幾十元到百多元,他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煤礦老板,在蒲城、白水,甚至在青海門源都承包有煤礦,成為多家煤礦公司的投資人和管理者。
條件好了,心還是那樣。龔孝國說:“看到老人,就想起我父母了。”
我愿意把甜蜜與大家一起分享、帶大家一起發(fā)展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后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經(jīng)始靈臺,經(jīng)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jīng)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孟子答道:“只有賢人才能感受到這種快樂,不賢的人縱然擁有珍禽異獸,也不會(真正感受到)快樂的。《詩經(jīng)》上說:‘文王規(guī)劃筑靈臺,基址方位細安排,百姓踴躍來建造,靈臺很快就造好。文王勸說不要急,百姓干活更積極。文王巡游到靈囿,母鹿自在樂悠悠,母鹿肥美光澤好,白鳥熠熠振羽毛。文王游觀到靈沼,魚兒滿池喜跳躍。’文王依靠民力造起了高臺深池,但人民卻高高興興,把他的臺叫做靈臺,把他的池沼叫做靈沼,為他能享有麋鹿魚鱉而高興。古代的賢君能與民同樂,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樂。《湯誓》中說:‘這個太陽什么時候滅亡?我們要跟你同歸于盡!’人民要跟他同歸于盡,(他)縱然擁有臺池鳥獸,難道能獨自享受到快樂嗎?”
從白手起家到身價不菲,龔孝國時刻不忘回報家鄉(xiāng)。鄰村的孩子患白血病了,他慷慨捐款,聯(lián)系醫(yī)院。老家不通公路,他和哥哥出資修建,盡管他和父母已經(jīng)搬到外地居住。2010年7月,在安康“7·18”洪災中,他牽頭組織,發(fā)動業(yè)內(nèi)同行、朋友、老板及公司員工募捐,籌集了78萬元的物資。近年來,龔孝國弟兄為家鄉(xiāng)公益事業(yè)捐款超過100萬元。
“做公益靠一個兩個不行,我周邊經(jīng)常往來的很多老總都愿意為家鄉(xiāng)做事情,所以后來我們成立了西安市紫陽商會,現(xiàn)在很多公益支出,都是商會統(tǒng)一行動,大家共同出錢出力。
我愿意為社會多做事情,承擔責任。但是請大家理解,我們可以少賺錢來幫助大家發(fā)展,但是也不能虧錢來做事情。那樣的話是假話。”
龔孝國弟兄從2011年開始回家鄉(xiāng)投資,參與家鄉(xiāng)建設。2016年,當?shù)乜h委、縣政府組織和動員廣大民營企業(yè)投身“百企幫百村”扶貧行動,龔孝國積極響應,幫助鄉(xiāng)親們科學種植富硒茶和富硒農(nóng)產(chǎn)品。目前已經(jīng)投入部分資金用于茶園修剪、管護。正在努力辦理相關手續(xù),等待下一步建設基地、廠房,計劃從種植加工到最后的銷售,達到自有千畝輻射萬畝茶園,讓周圍群眾與自己一起走上更加富裕的道路。墻院村支部書記張耀文介紹,目前龔孝國投資建立的茶葉專業(yè)合作社已與村上392戶貧困戶簽訂了幫扶協(xié)議。
“我是從貧困家庭走出來的孩子,小時候經(jīng)歷了太多的心酸,以至于每次看到那些身處困境的人,我都感同身受。”龔孝國說。
“小時候好不容易有一毛錢買水果糖,我是絕對不會去一個人偷偷吃掉的,都是把幾個小朋友喊到一起,大家一人一顆都嘗嘗味道。我很小就習慣分享。”龔孝國說。
龔孝國(左)接受本報副總編輯璩勇采訪時說:“我受了很多苦,我要盡最大努力幫助那些困難的人,讓他們少受點苦。” 孫妙鴻 攝 晨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