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名醫張仲景,陜西咸陽的兩名青年程某與韓某,取了個名叫“張公景”,就開始四處打電話推銷保健品,并扮演多種角色詐騙錢財。
從“醫學教授”到“給國家領導人看病的國家級專家”,從隔空診斷病情、推銷保健品到幫忙搞“國家特級待遇”,提升退休工資,程某與韓某環環設局,騙走湖北武漢蔡甸的七旬老人肖某近14萬元。
而這起電信詐騙案件的背后,是被告人一整套以推銷保健品為名詐騙老人錢財的“話術”,消費者在接到此類推銷電話時,亟需警惕。
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公布的判決書顯示,6月15日,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分別判處被告人程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韓某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并各處罰金人民幣30000元。
“國家特級待遇”
2017年7月,家住武漢蔡甸區的七旬老人肖某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張公景,是醫學教授?!敖淌凇焙軣崆?,問肖某身體有些什么問題,幫他分析病情,最后向他推薦了“細胞基因修復療法”。
療法的價錢是3852元,肖某嫌貴,但這名“教授”很大方,說幫他出1000元,最終,肖某花2852元接收了對方通過順豐發過來的保健品。事后警方查明,這種保健品是對方在保健品批發市場購買的,價值很便宜。
過了幾天,“張公景”的電話又打過來了,并通過電話連線,聯系到北京他的師傅“霍蘇泊冷”幫肖某診斷病情,張說“霍師傅”是國家級的專家,是給國家領導人看病的。
“霍師傅”在電話里聽了肖某的病情后,推薦了兩種藥,一種是靈芝粉、一種是海狗丸,需要48000元。肖某覺得價格貴了,對方又少了1萬。2017年8月12日左右,對方通過順豐快遞把藥發到肖某家里,快遞員代收了38000元。
過了兩天,“霍師傅”又打肖某電話,說他和湖北省的省長有關系,可以幫他搞一個國家特級待遇的名額,湖北省只有187個名額,以后住院看病可以全部報銷,退休工資可以提升到13000元一個月,肖某信以為真,同意花費48000元購買該待遇。隨后,兩名年輕男子來到武漢市蔡甸區,到肖某家中收取了48000元現金。
2017年8月下旬,“霍師傅”又打來電話,說國家領導人認為湖北這次辦理的名額太多,國家要補貼的錢太多了,所以省里要求辦理了這些名額的人每人自己出10萬元。肖某并同意補交50000元的費用。前一次來他家的年輕人又來到肖某家里,從肖某手中拿了5萬元的現金后離開。
將計就計抓獲兩騙子
據肖某陳述,直到2017年9月底,他打電話給“霍師傅”,問手續辦得怎么樣,發現對方電話不接,“張公景”的電話也打不通了。肖某懷疑被騙,于10月10日到派出所報案。辦案民警將計就計,告訴肖某如果騙子再和他聯系就將計就計,假意答應,把騙子“騙”過來。
10月22日,肖某接到電話,對方自稱是“霍師傅”的秘書。秘書在電話里說,霍老在美國住院需要動手術,需要658萬,已經籌了600萬。肖某表示盡量幫忙籌錢,讓對方來拿。兩天后,上述兩名年輕男子又來到武漢找肖某拿錢,被早有準備的民警先后抓獲。
警方查明,兩名男子程某及韓某,均系陜西省咸陽市人,其中,程某于1991年出生,韓某系1989年出生。
兩人供述,2017年6月,兩人商量以藥品進行詐騙,每人出資2萬余元,租下西安一小區的單元房,購買了16臺二手電腦,招了7個工作人員,并在58同城網上購買虛擬電話。然后,在保健品批發市場購買了一些便宜的保健品,按照一套話術推銷,進而詐騙:員工撥打客戶電話,在電話中自稱是用藥調查組的,了解原來購買的藥品是否有效;過一段時間,員工再包裝成醫院教授跟客戶聯系,如果對方愿意要他們推銷的保健品,他們就會寄給對方,貨到付款;之后他們進行“客戶回訪”,如果對方感覺產品不錯,就繼續推銷,“對于購買產品印象比較好的客戶,我們會跟他們講,我們有一個‘國家特級待遇’的項目,我們會按照客戶的經濟水平收取不等的手續費?!?/p>
肖某就是他們“釣”到的一條大魚。而所謂專給國家領導人看病的“霍蘇泊冷”和醫學教授 “張公景”、秘書等人,均系程某、韓某及員工冒充,“張公景”名字也是利用歷史名醫的名字進行改名換姓來博取信任。
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程某、韓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冒充醫學專家身份虛構事實,騙取他人錢財,數額巨大,已構成詐騙罪,應追究其刑事責任。程某、韓某多次詐騙年滿70歲老年人,酌情從重處罰。
6月15日,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分別判處被告人程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韓某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并各處罰金人民幣3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