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地點水域目前情況。事發地點水域目前情況。

  西部網訊(記者 魯鵬飛)6月26日凌晨1時30分左右,一輛裝載工業直鏈烷基苯磺酸液體145桶(洗潔精原液,2桶未裝,每桶約200公斤)共約28噸,行駛至眉縣齊鎮轄區姜眉路16KM+400M處,因路面濕滑,在左轉彎時右車廂護欄破損,導致18個桶滾入姜眉公路及護坡下,部分破損后原液灑落流入石頭河,造成石頭河下游及渭河岐山、眉縣段沿河產生泡沫。西部網、陜西頭條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事故發生后,寶雞市縣兩級政府及時開展應急處置、應急監測和事故調查。

事發地點水域目前情況。事發地點水域目前情況。

  事故發生后,眉縣啟動突發環境事件四級應急響應,組織各級干部和當地群眾開展應急處置工作。運送沙土20余方對事發路段及河岸污染物進行覆蓋,設立事發點道路護坡圍堰1處,清理工業直鏈烷基苯磺酸泄露液體及吸附沙土3700公斤。

  調運60余箱(包)吸油氈、吸油棉、攔油索,氯化鈣中和劑3噸,消泡劑3.5噸等應急物資對污染物進行降解吸附,動用消防、應急搶險車輛、工程車輛8余臺。通過采取截污、引蓄、吸附、噴灑消泡劑降解等有效處置措施,污染物得到有效攔截消解。

  搶險期間,市、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累計出動應急搶險人員150余人次,應急監測車4臺,應急執法車5臺。

出現泡沫的水域目前已恢復。出現泡沫的水域目前已恢復。

  寶雞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市環境監測站眉縣、岐山環境監測站等3個監測站11余名監測人員參與應急監測,及時研究制定應急監測方案,布設監測點位,開展應急監測,準確掌握水質變化情況,為制定處置方案提供科學依據。市縣環境監測部門在石頭河下游及渭河岐山、眉縣段共布設監測點位5個,開展應急監測7次,出具應急快報7份,累計監測石頭河下游及渭河岐山、眉縣31個斷面。

  截止6月27日15時43分,渭河監控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要求。

出現泡沫的水域目前已恢復。出現泡沫的水域目前已恢復。

  眉縣縣政府在事件報告中稱,這是一起因化學品運輸過程引發的一般環境污染事件。6月27日18時事故應急響應終止,污染物控制消除在事發點下游30公里以內,事發地段沒有飲用水水源地,在市縣兩級和沿線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污染事件得到妥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