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職工現場勘查恐龍足跡化石油田職工現場勘查恐龍足跡化石

  本報訊(通訊員 侯小龍 記者 任榮)近日,延長油田杏子川采油廠的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一發現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屬實,這是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去年8月,杏子川采油廠勘探科職工惠瑞瑞與延長石油集團研究院駐廠人員馬浪、李欣偉于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巖石特性時,無意中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形足跡。隨后三人組成研究小組,廣泛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初步判斷其為恐龍活動足跡化石,產出于中侏羅世晚期直羅組上段頂部。不久后三人聯合署名撰寫了題為《陜西安塞首次發現中侏羅世晚期恐龍足跡》的科研論文,向《地質通報》雜志社投稿。中國地質大學的專家組對該文章細致研究后,認為文章所報告內容極有可能是新發現恐龍活動跡象,隨即派人前往現場勘查。中國地質大學古生物研究專家邢立達副教授依據6處觀察點的8枚化石造型和地質成型因素等,現場確認了恐龍化石的真實性,初步判斷化石足跡為大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所留。同時還確認了現場有龜類遺跡化石、蟲跡、生物潛穴等眾多古生物遺跡。邢立達副教授認為,在該區域發現恐龍遺跡化石,有利于研究陜北區域中侏羅世古生物多樣性和恐龍活動軌跡,這對鄂爾多斯盆地的古生物學研究及沉積古地理的還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日前,杏子川采油廠已將該發現報告給當地政府,并將現場進行了標定劃線保護處理,確保史前遺跡保護與石油開發取得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