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年輕人正在按劇本殺推理真相。
西部網訊(記者 劉望)“咱們去玩個劇本殺吧?”近年來,劇本殺逐漸成為年輕人娛樂休閑的新選擇。然而,受制于人數限制,很多人不得不拼桌。但是,如果店家幫你拼桌一位“開天眼”的玩家,這也可能會令人十分鬧心。
角色代入性價比高 劇本殺稱年輕人娛樂新寵
劇本殺作為一種角色代入型游戲,多以推理為主。玩家需要根據手中掌握的劇本線索,通過信息交換推斷出真相。由于游戲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交換工作,所以在拉近社交關系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歡。
正月初六是今年春節最后一個休息日,當天記者走訪了西安市場的個別劇本殺店鋪。在小寨華旗國際廣場一家店鋪,前來參加活動的顧客往往要排隊一個小時以上。在西華門附近一家店鋪,新來的客人往往要拼桌才能玩,不然也需要排隊等待。
據第三方統計,目前我國有超過6500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劇本殺、桌游”,陜西和江蘇兩省的劇本殺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均超過600家。劇本殺為什么這么火爆?
玩家張先生認為,劇本殺之所以這么火,主要是因為劇本殺是角色代入型游戲,它滿足了人內心深處的表演欲。“就像小孩子喜歡過家家一樣。”
“性價比高”是玩家王女士對劇本殺的第一印象,“一群好朋友一玩就是四五個小時,團購一下也就每人五六十塊錢,有的還有零食飲料提供,但現在別的什么娛樂活動遠不止這個價格”。
店家推薦的拼桌玩家瘋狂帶節奏 玩家感覺體驗不好
劇本殺火爆的同時,一些商家為了逐利,促進翻臺速度,安排“天眼”玩家當“托兒”給顧客帶快節奏的“騷操作”也引發玩家不滿。
玩家“小榮”吐槽,由于角色數量需要,他們在玩劇本殺時還缺少3人,然后店家給他們拼了3名“托兒”,這讓她很不爽。
“這3名‘托兒’是店家強行給我們湊的,我們剛看完角色介紹,這3名‘托兒’就已經推斷出了劇本里的兇手是誰,把作案手法都已經講透了,這完全就是湊了3名‘開天眼’的玩家嘛。”玩家“小榮”說,店家在沒有翻看手機的情況下就知道其中1人的手機尾號,這更讓她覺得湊來的3人是“托兒”。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玩家汪先生的身上,汪先生說,有一次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來找他們拼桌,但“開天眼”的拼桌玩家既沒有讓汪先生感受到推理的樂趣,又被迫加快了游戲進度,汪先生十分無語。
“按說拼桌應該以汪先生這一桌選擇的劇本為主,但2人上來之后,女孩非要指定換成某個劇本,男孩支支吾吾一會兒說玩過這個劇本,一會兒又改口說沒玩過,男孩在推理過程中又一言不發卻奇跡般地猜中了‘真相’。”
玩劇本殺到底要不要拼桌?你怎么看
不同的人對于拼桌玩家“開天眼”帶節奏也有不同的看法。
一名曾從事于劇本殺工作的網友告訴記者,由于不同劇本對角色數量有要求,玩家常常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湊齊一局,浪費了大量時間。與其漫無目的的等待,不如由店家幫忙拼桌,其他玩家反倒能提前參與到游戲中。
玩家馬先生說,拼桌玩家“開天眼”帶節奏確實有一定影響,但最終還是要看玩家是否在意。“帶節奏的拼桌玩家可以在推理比較離譜的時候,把思路拉回來。”
“這樣的拼桌無形中加快了推理的過程和節奏,‘開天眼’的‘托兒’為了早點結束,一點也不用心,消費體驗是在太差。”玩家“小榮”反饋,最終店家給他們退了款。
對于拼桌玩家“開天眼”帶節奏,你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