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引客到留客 陜西鄉村游發展的瓶頸如何打消?
從農家樂到鄉村游,如何讓游客既體驗到有別于城市的鄉間生活,又兼顧度假生活的舒適度,甚至升級為一場耳目一新的心靈之旅?搭上“互聯網+”的快車,走出同質化、延伸產業鏈,鄉村游棋路更開。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南朝詩人謝靈運的詩作呈現出一幅春日美景。桃紅柳綠間,踏青賞花、體驗民俗文化、吃農家飯,自駕出行熱帶動城市周邊鄉鎮游像春季的氣溫一樣迅速轉暖。
馬嵬驛、袁家村的火爆,網絡的作用不可忽視。不僅僅是網上訂餐訂房、wifi覆蓋、享優惠……游客“從網上來”更是大勢。從鄉村旅游1.0模式的農民自發開辦農家樂,2.0模式的政府規劃指導和幫扶,到3.0模式企業的積極參與,4.0模式的鄉村游,立足“互聯網 ”思維下的政府引導、企業破局,村民參與。記者在韓城、周至等西安周邊鄉村游景區采訪發現,鄉村游行業在歷經火爆中探索長效發展機制。
引客:特色搶市場
3月10日,富平曹村鎮太白村村民惠園紅正好接到一名西安游客的電話,問她山下的桃花開了沒,說要過來賞花。惠園紅告訴記者,她經營著一家叫御果莊園的農家樂,是2009年開起來的村里第一家農家樂。特別的是,她家的房子呈窯洞樣兒,窯洞門建成柿子形狀,當時請了西安規劃設計院的專家專門設計。她介紹,家里目前能住20人,一間房有3張床,一晚150元。夏天的時候,家里一次最多擺了37張飯桌。當年建房子花了130多萬元,不到5年就收回了成本。曹村鎮副鎮長劉俊濤告訴我們,鎮上70%以上的土地種植各色雜果,每年三季有花,四季有果。背靠唐豐陵所在的虎頭山,農家樂小院地處半山,從上看下去,桃、杏、石榴、柿子樹……果樹層層疊疊,引得銅川、西安等地的攝影愛好者、游客慕名而來。
43歲的孫大姐在周至沙河水街一家農家手工蕎麥面店工作,是景區旁邊小寨子村的村民。她告訴我們,原先是在食堂干活,現在在水街這邊打工,一月工資1900元,每天工作時間9:30-6:00,離家又近,挺滿意。像孫大姐這樣的村民在水街這邊有不少。
周至沙河水街全長4.6公里、項目一期占地面積約1600畝,綠化及水系覆蓋率80%以上。在陜西沙河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師衛國看來,水街是一個兼具江南水鄉風情和關中傳統民居建筑風格,涵蓋休閑、度假、觀景等多種旅游體驗的綜合性旅游度假集散地。2014年5月開園后,當年接待游客1200萬人次,單日最大接待量37萬人次。水街項目開園后,帶動了周邊及周至縣城內的餐飲、酒店、農家樂、商業零售、農副產品等多個相關旅游產業。
省內各地正在以觀景、品文化、品地方飲食、體驗民俗風情等特色游來吸引游客,鄉村游火爆秘訣在一個“特”字上。
留客:消費需突破
3月10日,在韓城黨家村采訪時,得知全村竟有600多名村民自發到袁家村、重泉古鎮參觀學習。3月14日,記者撥通了黨家村村主任賈劍云的電話,他說,走了袁家村、重泉古鎮幾個地方,最深的感受是不收門票與口味純正,這是其吸引游客的亮點。學習回來當天就組織大家召開了村民大會和黨員動員會,大伙兒熱情高漲。最終達成共識,為了保護古城環境,在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景區游覽環境的同時,在黨家村外的新村開設小吃街,村民家家戶戶都著手準備自家的特色小吃。在黨家村開辦農家樂20多年的村民黨敬如告訴記者,有西安游客到村里來,吃飯時說“吃的不如袁家村”,他聽了觸動很大。他家的農家樂目前能擺10來張桌子、住宿最多30人,一年下來收入最多在七八萬元。對于即將在村外建設的小吃街,他表示還在考慮要不要加入。
在周至沙河水街經營倪家鍋盔的店主張恩說,自己在2014年水街開業時就租下一間8萬元的店面,收入比較滿意。去年經濟形勢不大好,商家多了游客選擇也多了,消費增長有限。經營3年多了,他還是愿意做下去,只是希望經營方在租金方面有所優惠來降低自己的經營成本。
家住西安的褚先生說,我只要有時間就會去周邊縣上去玩、吃,只要交通方便有“特色”,距離不是問題,玩好了、吃好了、心情好了我就愿意再去。褚先生說出了不少居民的心聲。
按照我省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全省將篩選30個鄉村旅游示范縣、100個旅游特色名鎮,100個旅游示范村、3萬戶農家樂進行重點建設。當鄉村游遍地開花,如何在“同”中求“異”,“變”中求“新”是關鍵。
升級:滿足多樣需求
看景聽音、吃農家樂,上午去了下午走;千村一面、到了哪里都一樣;臟亂差、服務不規范……游客需要什么旅游體驗?鄉村游發展的瓶頸如何打消?鄉村游產業如何升級?
韓城黨家村景區管委會主任董燕茹表示:“要把缺的補起來,讓民居瑰寶、歷史文化更好地展示和保護。”按照4A級景區要求提升景區環境。在旅游季,黨家村組織背家訓、行鼓體驗、手繪風箏等多樣化的文化展示,增加參與性的押鏢車、抬花轎、捏花饃等體驗活動來吸引人氣,去年接待20萬游客。今年策劃月月有活動,目標游客50萬人。
周至沙河水街經營方的陜西沙河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師衛國談到,沙河景區還在持續建設期,許多配套項目及景觀細節仍在完善。今年,計劃將水街1日游豐富擴充到能使游客住宿、停留下來的2日-3日游。酒店1200間的住宿客房、酒吧街、KTV、影院將陸續對外營業,2年-3年內全面達到智能化4A級景區建設標準。后續將開工建設幾個主題展示區:“關中古城”、“西部民俗村”等。建成后的“關中古城”與“西部民俗村”也將是老西安關中影視基地的組成部分。“非遺城(西部文化演出中心)”將讓游客體驗到躺在草坪上看演出的休閑感受。整個沙河項目將形成以沙河水街為核心的沙河經濟產業帶,實現旅游一站式服務,建設休閑度假旅游集散地。
陜文投集團2010年6月與韓城市政府合作,聯合韓城6家民營企業,成立陜文投韓城公司。建設“史記韓城·風追司馬”文化景區。陜文投韓城公司總經理李永強告訴記者,項目將重建“活著的古城”。景區由一水兩原四區組成:韓城古城將恢復72街4城門格局,對這座有1300年歷史、現存6個國家級文保單位、8個省級文保單位的古城進行保護、傳承和提升。挖掘如“韓城的秀才比驢多”的狀元文化;賞明清古建文化;品文廟、城隍廟等代表的宗教文化等特有文化元素。未來還將在古城周邊建設商業配套,依托黃河,建設自駕營地、水上世界等產業鏈延伸項目。
李永強說,旅游項目投資大,回報期一般要5年-8年。文化旅游產業是資本和人才密集型行業,同質化的鄉村游吸引力有限。主打飲食文化的鄉村游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優勢在于能快速聚集人氣,劣勢在于生命力不強,一經復制,原有的獨特性就大打折扣。單一元素所吸引的客流量依賴地域性,更大層面上看外地游客認同感差。特色體驗游更能吸引到二次甚至多次消費。要完善旅游產業鏈,留住游客,實現吃住行游購娛一體,滿足更豐富的旅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