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今年6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取消了原先陜北部分區域的不設防區新版《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今年6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取消了原先陜北部分區域的不設防區

  原標題:6月起陜西抗震設防執行新標準 為房屋安全”兜底”

  西部網訊(記者 秦振)新版《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今年6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根據新的標準,陜西的抗震設防水平總體有所提高,其中,地震烈度Ⅷ度和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區,包括90個縣768個鄉鎮,涉及國土面積7.46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37.3%。

  新區劃圖更符合省情 對防御提出更高要求

  相較于現行的第四代地震區劃圖,新版地震區劃圖有三大變化,一是設防區域全覆蓋,二是明確了四級地震作用(常遇地震動、基本地震動、罕遇地震動和極罕遇地震動)及相應地震動參數的調整關系。

  另外,新版區劃圖給出了除港澳臺地區以外的全國城鎮Ⅱ類場地的基本地震動參數,為實現防震減災2020年奮斗目標和全面防御戰略的實施奠定了基礎,為從制度上改變我國部分地區不設防的現狀做好了技術儲備。

  從6月1日起實施的新版地震區劃圖來看,陜西的抗震設防水平總體有所提高,其中,地震烈度Ⅷ度和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區,包括90個縣的768個鄉鎮,涉及國土面積7.46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37.3%,這個區域人口達2585.5萬人,占全省人口的68.2%, GDP達9065億元,占全省GDP的49.9%。Ⅵ度區包括57個縣的652個鄉鎮街道,面積13.12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62.7%。

  取消不設防區 給未來房屋抗震能力“兜底”

  記者了解到,新版區劃圖取消了陜北地區1.71萬平方公里的不設防區域,涉及榆林榆陽區、橫山縣大部分區域和神木、佳縣、米脂、子洲、寶塔區、子長、安塞少部分區域,占國土面積的8.3%,這些區域未來均要按地震基本烈度Ⅵ度進行抗震設防。

  其次,全?、鞫葏^范圍有所擴大。咸陽(彬縣、長武)、延安(宜川、黃龍)、漢中(略陽)、榆林(定邊)、安康(寧陜、旬陽、白河)、商洛(丹鳳、商南)6市共13個縣區部分鄉鎮街道從Ⅵ度提高到Ⅶ度。

  另外,全?、燃耙陨系貐^范圍進一步擴大。在新版地震區劃圖中,全省地震基本烈度Ⅷ度的縣區由原來的14個增加到42個。所增加的縣區主要集中在關中地區,西安、咸陽、楊凌、寶雞部分縣區都有相應調整。

  據陜西省地震局副局長王彩云介紹,這些變化,既有技術方面的原因,也有一定的社會因素。

  “技術層面上一定是因為通過多年來的各種地震觀測、研究的成果。而從社會層面上來說,對各類建筑提出更高的抗震要求,也和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關。”王彩云表示,隨著“以人為本”發展理念的深化和“一帶一路”、關天經濟區、新型城鎮化等重大發展戰略的實施及廣大人民群眾地震安全需求的不斷提高,都要求需要適當提高設防的水準。

  地震區劃圖服務城市建設 與時俱進

  記者了解到,《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確定我國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

  從我國地震區劃圖的發展歷程看,它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地震科技不斷發展的必然產物,廣泛應用于一般建設工程的規劃選址和抗震設防,同時也是編制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國土利用規劃、防震減災規劃、城鄉規劃,以及地震監測設施建設、社會防御措施制定和應急準備等防震減災各項工作的基礎依據。

  據新版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主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院高孟潭介紹,《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隨著科學研究和對地球認識的不斷深入而不斷更新,地震部門先后編制了四代地震區劃圖,為國民經濟發展、工程抗震設防等提供了有效的服務。

  目前正在使用的是第四代地震區劃圖,是2001年正式對外公布的,以地震動參數(包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指標,將我國國土劃分為不同抗震設計要求的區域,是新建、擴建、改建一般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也是已建一般建設工程抗震加固的設防要求,同時為各級政府編制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國土利用規劃、防震減災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的編制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