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延安向“短板”干部說不
本報記者 姚志偉 杜朋舉
2015年歲末開始的一場“大考”,讓延安各縣區、各部門的領導干部真切地感受到了危機。
從2015年12月開始,延安市委集中對全市13個縣區和87個市直部門單位領導進行了綜合研判,共梳理出40名領導班子中的“短板”干部。6月27日,延安市委召開常委會,對其中2名工作狀態不佳的干部予以免職,打破了不到齡、沒犯錯就下不來的慣例。
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徐新榮表示,經濟發展有“短板”,干部隊伍也有“短板”。找出“短板”、補齊“短板”,有利于不斷凝聚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實現延安轉型發展、追趕超越的目標。
1 “五個”堅持
確定40名“短板”干部
2015年12月中旬,延安市抽調組織、紀檢及市委辦、政府辦、發改委等綜合部門的40名干部,組成5個研判組,開始對13個縣區、87個市直部門單位領導進行綜合研判。
“我們的綜合研判工作主要通過個別談話和查閱資料的方式進行。”延安市委組織部干部一科科長白治兵告訴記者,每到一個縣區,研判組都會提前和縣區委主要領導溝通,確定研判時間。個別談話人員的范圍也很廣,包含了全體在職縣級領導干部、鄉鎮黨委書記和兩辦、發改、財政、審計等綜合部門負責人。與此同時,研判組還會核查近三年工作總結、年度考核情況和個人事項報告等資料。經過綜合分析后,最終形成書面材料。
為了切實找到短板、避免流于形式,《延安市縣區領導班子綜合研判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在綜合研判中,要對黨政班子副職依據優秀程度進行排序,按照15%比例掌握表現較弱的干部,并了解其短板。
“確定‘短板’干部必須慎之又慎,為此我們明確了‘五個堅持’的原則。”延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記明說。
這“五個堅持”是指:堅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既通過個別談話對干部進行定性分析,又通過優劣排序和民主測評進行量化掌握;堅持橫向和縱向對比相結合,既將干部放在現任班子中進行比較,又與其前任進行比較;堅持品行和實績相結合,既重品行也重實績,在日常表現中看品行,以工作實績看能力;堅持綜合評定,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把社會共論和群眾滿意度作為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堅持問題導向,注重掌握表現較弱和不適宜擔任現職的“短板”,并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重點。
經過廣泛談話、綜合比較、科學分析,到5月初,延安市共梳理出40名班子中的“短板”干部,其中縣區黨政班子23人,市直部門單位17人。
2 精準“補短”
2名“短板”干部被免職
“通過綜合研判梳理出的這40名‘短板’干部,主要分為狀態不佳、作風不實、能力不夠、方法不當這4種類型。針對不同的類型,我們制定了不同的‘補短’措施,力爭實現‘人崗相適’。”楊記明部長說。
首先是提醒談話。市委組織部利用2天時間,逐一對40名“短板”干部進行了約談,楊記明部長親自參加,面對面指出這些干部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并要求兩個月內以面談或書面的方式向市委匯報整改措施和成效。“應該說,我們絕大多數干部的態度還是端正的,談話中能深刻剖析自己存在的問題及背后的原因,對下一步如何改進提升也有自己的想法,進步空間很大。”楊記明部長說。
其次是培訓掛職。針對“短板”的不同情況,延安市共組織安排35名干部參加了政策知識專題培訓班、“五大發展理念”專題培訓班、領導干部政治思想素質提升班和黨外干部培訓班等多項培訓,并派出2名干部離崗掛職鍛煉,開闊視野,提升能力。
三是調整交流。結合縣區換屆工作,重點對縣區黨政班子中的“短板”干部進行調整。目前已交流3名,其中到市直部門任職2名。下一步,延安市還將進一步加大調整交流力度。
四是主要領導幫帶。延安市明確要求相關區縣和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對班子中的“短板”干部進行幫帶,市委組織部跟蹤回訪,對仍然不在狀態,工作沒有起色的干部,將及時進行調整。
五是直接免職。在6月27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上,對2名工作狀態不佳的干部予以免職,打破了不到齡、沒犯錯就下不來的慣例。這兩名“下”的干部,要參加有針對性的培訓學習,并參與階段性的重點工作,再視其狀態,決定是否“上”、怎么“上”的問題。楊記明部長表示,這兩名干部的免職僅僅是一個開始,釋放出了一個信號,隨著省委“三項機制”的深入貫徹,干部能下將成為一種常態,太平官不好當了。
3 綜合研判
讓“短板”干部下之有據
古人云:“國家存亡之本,治亂之機,在于明選而已矣。”讓能者上庸者下,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去年7月,按照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隨后,延安市迅速結合本市實際,制定出臺了《延安市關于<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實施細則(試行)》,重點從思想政治、組織紀律、工作作風、能力素質、個人品德等方面,將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的認定情形細化為38種具體表現,為推進干部能上能下提供了基本依據。
“領導干部能上能下,重點是要解決干部能下問題。而要讓干部下,必須對干部深入了解,做到下之有據。”楊記明部長說,“同時,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三去一降一補’,其中‘一補’就是要補短板。我們認為,不僅經濟要補短板,干部隊伍建設也要補短板,我們開展這次綜合研判、找短補短工作,就是要把那些與工作要求不相適應的干部找出來,該培訓的培訓,該調整的調整,該免職的免職,決不讓平庸者尸位素餐,碌碌無為。”
此外,今年是我省市縣鄉領導班子換屆之年,因此,延安領導班子綜合研判工作在全面了解掌握縣區領導班子運行情況的同時,還肩負著調研了解正、副縣級后備干部人選情況,綜合提出縣級后備干部建議人選的任務。
4 立竿見影
干部責任意識全面增強
“5月9日談話以來,我內心深受震動。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干部,我深知自身這幾年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也非常感謝干部群眾對我的提醒和批評。通過近期深刻地自我剖析和反思,覺得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思想上有所松懈。職務調整之后,心理上的緊迫感下降,有了貪圖安逸的心態,對待工作親力親為的少了,撲下身子、狠抓落實的勁頭減弱,吃苦奉獻的精神不如從前。另一方面,擔當精神不足。走上領導崗位后,工作交往的好多都是老同事甚至是以往的上級領導,工作中有時拉不下面子,工作有失誤也很少指出,存在‘好人’主義思想,擔當精神還不夠。今后,我一定會將干部群眾對我的期待化做工作的動力,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努力用實際行動和工作業績來回報組織的培育和信任,做一個經得起歷史和百姓檢驗的領導干部。”
這是一名“短板”干部近日給延安市委組織部提交的《思想工作剖析》的一部分內容。像這樣的匯報材料,這幾天市委組織部每天都會收到幾份。
“每一份匯報,我都會仔細閱讀,大家對自己的思想工作剖析還是很到位的,說明這次綜合研判、找短補短工作真正觸及了他們的靈魂。”楊記明部長認為。
確實,這次領導班子綜合研判、找短補短工作對全市領導干部的震動都很大。很多領導干部表示,現在的干部管理要求真是越來越嚴、越來越實了,以后當官再也不能混日子了,必須要加強自身的學習,主動充電,扎實工作,否則出不了成績,前途就沒有了。
“可以說,‘珍惜現在的崗位,干好當前的工作’已經成為延安所有干部的共識。和以前相比,大家的責任心更強了,工作也抓得更實了。下一步,我們將把綜合研判、找短補短工作常態化,真正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機制,努力為延安轉型發展、追趕超越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楊記明部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