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王玥瑤?)40度、41度、42度,這幾天各類手機APP預報的西安高溫天氣刷爆朋友圈,可西安氣象臺預報的溫度卻一直在38度左右徘徊,兩者的差別這么大,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上午(8月15日),西安氣象臺連續(xù)第四天發(fā)布了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西安城區(qū)、周至、戶縣、長安、藍天、臨潼、高陵、閻良、灞橋地區(qū)的日最高氣溫將達到37度以上。

  記者:“現在是中午12點,鐘樓附近的最高溫度已經達到了39度,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記者把一斤裝的水倒在了沒有遮擋物的廣場上,不到5分鐘就干了一大片,20分鐘就徹底干了。西安自動氣象站的資料顯示,去年8月10號到15號和今年8月10號到15號的最高溫度都出現在13號,但去年只有31.4度,而今年卻高達38.7度,成為近十年來立秋之后西安的最高溫度。

  西安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雅斌:“歷史同期西安立秋之后,西安地區(qū)出現過39度的高溫天氣,昨天臨潼達到39.8度,到周末仍然是這種高溫高濕的天氣。”

  而在這樣的高溫天里,比溫度還讓人捉摸不透的就是氣象臺預報的溫度,和大家手機APP里的溫度。

  記者:“你知道今天西安多少度嗎?”

  西安市民宋女士:“大概42度吧。“

  記者:“您是從哪看的呢?”

  西安市民宋女士:“手機上。”

  西安市民李女士:“今天好像是38度。”

  記者:“你怎么知道的這個數字呢?”

  西安市民李女士:“因為我在手機上看到,上面顯示今天的最高溫度就是38度。”

  其實不止是大家疑惑,記者在早上10點到11點之間,對西安大明宮附近的溫度進行了測量,顯示已經達到37度,可西安氣象臺的資料卻顯示,此時大明宮附近的溫度只有34.3度,結果相差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問題1:自己測量和氣象臺測量差別大

  西安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雅斌:“原因是由于大家測量主要是在城區(qū),下墊面是柏油馬路吸熱,對氣溫的加熱非常明顯,而我們氣象臺有嚴格標準,周圍必須是空曠的,百葉箱距地面1.5米,下墊面是草坪。”

  問題2:感覺有40度,氣象臺預報只有38度?

  西安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雅斌:“大家感覺到的溫度不光是客觀的氣溫,還有濕度和風。”

  問題3:地表溫度和溫度是不是一回事?

  西安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雅斌:“在夏天,受太陽直接輻射,加熱的影響,地表溫度上升和降低的非常快,空氣溫度在35度以上的時候,馬路的溫度就有可能超過5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