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翟羽佳) 西安的李女士(化名)反映:前兩天她去醫院看病時遇到了一位“熱心人”,向她推薦了另外一家醫院,說是那里的醫生治療李女士的病效果特別好。但聽了“熱心人”的建議后李女士發現,事情似乎沒那么簡單。
就診遇到“熱心人”被“送到”其他醫院 患者心生疑惑
李女士說,12月12號她獨自一人在西安唐都醫院婦科排隊等待就診。這時,一位孕婦主動找她聊天。
患者李女士:“她就問我你什么情況,我就給她一說,她就給我說,我媽媽也是那種病,正說話的期間 又來了一個女的,她說我也是那種病,剛好一塊兒聽聽,然后那女的就說我媽媽是那種病,我(媽媽)就是在那個十里鋪有一個醫大醫院看好的,要不然你們到那邊去。”
李女士說,說到這里,旁邊一起聊天的女子便主動約她一同去醫大醫院看看。可她事后回想起來,覺得有些地方不太對勁。
患者李女士:“你跟我同樣是病人,而且沒在這個地方來過,咱倆過去之后,應該先找一找那個醫院在哪一塊,但是你就直接給司機就說那個地方的位置在哪里,直接不用找熟門熟路地進去了。”
李女士說,除了那位“熱心人”和與她相約一起看病的女子也讓她疑惑,而且醫院治療的效果也令她產生疑問。她說,自己先在西安醫大醫院做了一個婦科手術,隨后兩天又按醫生要求來這里輸液。但前后花費3800多元后,自己的病情并沒有得到改善。
患者李女士:“按理說做完手術之后,行動上會有一點不方便,傷口的部位肯定會有一點疼。”
記者:“現在呢?”
患者李女士:“沒有,啥感覺都沒有,行動跟正常的一樣,傷口的部位也沒有出現啥異常的,做(手術)前是這樣子,做(手術)后效果還是這樣子,我就懷疑我這個是不是沒做(手術)的那種感覺。”
轄區衛生局:診療雖規范門診日志未及時記錄 院方:積極溝通 讓患者滿意
李女士說,事后她覺得自己遇到的“好心人”很可能是“醫托”。那么李女士就診的西安醫大醫院對此作何解釋,醫院是否存在不規范之處呢?
16號上午,記者來到李女士當時就診的西安醫大醫院。醫院負責人表示,即使李女士遇到的真是醫托,也絕不可能是醫院院方的行為。
西安醫大醫院負責人孫燕:“首先我們醫院堅決杜絕有醫托行為發生,咱們一些醫生的獎金,確實有(和)病人量掛鉤這一說,不排除有個別醫生有一些不良的行為,但是我們都在堅決地制止。”
西安市新城區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醫托”的認定和處理,由公安機關負責。患者遇到類似的問題最好在現場第一時間報警。而對于李女士對醫療行為的質疑,他們已經對涉事醫院展開了調查。
西安市新城區衛生局醫政科科長王愛武:“現場檢查的情況,整個診療過程相對來說比較規范,人員資質基本上也符合要求,但是也發現了在患者就診的當天,門診日志沒有做詳細的記錄,全部檢查結束之后,針對檢查當中出現的一些不規范的問題,我們來進行相應地處理。”
王科長說,因為醫院提供了,將李女士術后組織物交由第三方醫療機構化驗的報告單。因此,可以大致確定醫院為李女士進行了手術。但李女士對于手術效果不滿意的事,可與醫院協商。
西安市新城區衛生局醫政科科長王愛武:“根據咱們國家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第一,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第二,協商如果不成了,患者不滿意的話,可以到衛生局來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第三,可以通過人民法院直接提起民事訴訟。”
西安醫大醫院負責人表示在這名患者反映問題之前,當事醫生因患者投訴較多已經被院方開除,下一步會妥善處理這名患者的問題,并退還相關費用。
西安醫大醫院負責人孫燕:“關于患者后期的一些治療,我們會跟患者及時的溝通,達到患者的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