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遭遇“小三夏”“女電商”上網賣涼皮
每年五月初,是獼猴桃揚花授粉的黃金季節,村民們天一亮就帶上收集好的花粉到地里一棵樹一朵花挨個授粉,以保證果子的產量和質量,街道上不見一個人影。
陪同記者采訪的眉縣金渠鎮宣傳干事張滿剛解釋說,目前是當地果農最繁忙的季節,人稱“眉縣的小三夏”,獼猴桃授粉期依品種次序為“紅陽”授粉期3天、“徐香”授粉期3天、“海沃德”授粉期3天,共約10天時間,錯過了最佳授粉期就會影響獼猴挑的產量和質量,所以,村民都忙著下地去了,連街道上的門面房都關門了,而雇用一個勞力前來幫忙,每天工價150元,就這還很難雇得到人。河底村乃至金渠鎮除了不能下地的老年人、在家做飯的婦女,大多都下地給獼猴挑樹人工授粉。
在河底村二組,60歲的張鎖娃和妻子邵玉秀(音)一人左手端著一只放著花粉的紙杯,右手握著一根木棍,上邊綁著小棉球,正在仰頭勞作。而在村里,58歲的孟米貴老人,坐在桌旁把收回的花朵的花粉刷下來,曬干后,經過簡單的加工,就可以給花果使用。她家的二兒媳郭亞妮,是個“女電商”,從去年9月到今年4月,在戴彬的網店當銷售信息員,不算獎金提成,每月工資2000元。今年5月份,她剛放假,早上下地給果樹授粉,下午利用回家做飯的空當,在手機微商接了一個單子,給廣東發送2箱“陜西面皮”。
據記者了解,在河底村的網店銷售,除獼猴桃以外,還銷售櫻桃、核桃、陜西涼皮、農家醋等,有的還注冊了商標,年輕人幾乎個個都學會了電商和微商,農忙時節或者外出打工一般不太營業,一旦閑下來,就開始在網上銷售當地的農副產品,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農村電商方興未艾 網上銷售大有可為
眉縣全縣擁有獼猴桃29.8萬畝,是全國最大的優質獼猴桃生產基地。如何將果農生產的獼猴桃銷售出去,成了當務之急。據金渠鎮宣傳干事張滿剛介紹,河西村共種植獼猴桃3000多畝,所產的獼猴桃經過村民的網上銷售,全部售出,沒有庫存,下一個銷售高潮,將從今年八九月份開始。目前,該村利用電商和微商銷售農副產品蔚然成風,在這個600戶人的村子,有230戶村民開了網店和手機微商,有200多人參加了眉縣政府組織的電商業務培訓班,成了當地有名的“淘寶村”“電商村”。如今,村里打麻將說是非的人少了,網上經營的人多了,村里的各項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說起電商銷售的未來發展,河底村最大的電商戴彬胸有成竹地說,“我們主要是在淘寶平臺進行銷售,通過快遞的方式向客戶發貨,因為淘寶平臺管理相對更加的規范,售后更加的有保障。下一步,微商平臺我們也準備進行開發,我們預測農村微商最近一兩年會有爆發式的增長。在網上做生意,產品的品質和誠信非常的重要,我們今年會對所有賣出去的果子從產業鏈的源頭開始抓起,和農戶達成一定的產品質量保證協議,來確保我們的獼猴桃品質得到保障。”
最后,戴彬希望在他們的帶動下,當地的農戶也能夠意識到果品品質的重要性,加大種植獼猴桃的各項投入以確保產品的品質,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他說,現在的很多消費者非常愿意為安全、放心、味道好的農副產品買單,所以他非常看好這個市場。文/圖本報記者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