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發現請關注 西安城記
發現身邊這座城
前言 | Preface
近十多年來高速城市化,西安全面進入“大環線時代”(參見:西安最新房價地圖:西安,已全面進入大環線時代)。
隨著西安機動車突破250萬輛(名列全國第九位),再加上城區面積相對較小,市中心區域交通壓力巨大。在此背景下,從2016年底開始傳出西安將規劃“2.5環”。根據城記君的最新消息,規劃大方向基本確定。那么,我們對“西安2.5環”有這樣大膽的建議!
西安的三環相當于北京的四環
但實際上還有差距

▲環線對比,西安三環相當于北京四環。有人以此為根據,說西安在攤大餅。實際上,并非如此。制圖/城記智庫
對于北京和西安兩城市民來講,很少有“一環”說法。其實,兩城“一環”指的是“環城路”。西安環城路,全長15.1公里。
西安二環,1993年開始建設。2003年9月30號,長達十年西安二環才實現全線通車。三環主線全長74.8公里,是亞洲開發銀行首次在國內貸款修建的市政道路工程。2008年建成,與西潼、西康、西漢、機場高速、繞城等八條高速公路相接。
根據地圖測算,西安二環內面積約70平方公里,除城墻圍合僅55平方公里。所以,在狹小的二環內不斷重復和低水平開發,是擁堵和高密度問題的主因。
從2003年開始,以曲江新區為標志的“開發區造城”時代到來,三環成為連接各大開發區發展的“交通網絡”。有人將它與北京四環對比(北京已七環),戲謔“西安發展攤大餅”。城記君認為,不能如此直接對比:一是因前瞻性地繞開漢長安城,雖增加了長度但保留了完整的文物區域;二是三環內可開發用地,遠少于北京四環圍合范圍。

▲通過對比,西安三環主城區范圍,遠小于北京四環。由于產業發展不均衡,西安南部發展早已遠遠突破了三環的界限。
根據地圖測算,西安三環圍合面積約310km2。若減去建成完畢70km2的二環主城區(含15km2城墻、約4km2大明宮),再減去近40km2漢長安城遺址等,城記君估計西安三環內可開發的用地只有一百多平方公里,遠小于北京的四環。由于規避開漢長安城,三環內圍合待開發區域主要在西安東、北部區域。
因為產業發展因素,西安南部遠遠突破了三環的界限。所以,交通壓力最大的地方也在大南部區域。那么,“西安2.5環”將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西安環線問題還在于眼光問題
你知道西安環線的故事嗎?
從2016年年底開始,就傳出了“西安2.5環”的消息。這個消息的來源,是來自2016年12月8日的一則招標。
公告
西安市輔環快速路布局及建設性方案研究項目,已于2016年12月6日進行公開招標,現招標工作已結束,現將中標結果公告如下:
一、采購項目名稱:西安市輔環(2.5環)快速路布局及建設性方案研究項目
三、采購人名稱:西安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五、采購內容和要求:項目研究應立足于城市交通發展戰略和快速路網規劃布局,在既有邊界基礎上,提出快速路建設方案,為后續輔環(2.5環)建設預留空間。同時綜合考慮唐城墻遺址綠地、漢長城遺址等歷史文化條件,沿線用地開發情況,城市軌道交通布局、城市路網體系建設等眾多因素,統籌梳理輔環沿線城市地下空間,指導未來地下空間開發建設。
陜西省采購招標有限責任公司
2016年12月8日
根據西安規劃局公開的信息,說明西安城區道路擁堵的幾個核心原因:“受大遺址和隴海鐵路的影響,中心城區能夠貫通的道路比較少,交通主要圍繞一環、二環、三環進行組織,導致交通壓力主要集中在環線道路上。”
關于城市交通規劃,西安有民謠“西安出了個×××,修個二環沒立交”,來調侃修建長達十年的西安二環。一些重要路口缺乏互通式立交,導致擁堵頻繁(這還不包括部分三環)。除此之外,還有存在多年的“斷頭路問題”(參見:再見,西安“斷頭路“:2-3年時間,西安將打通五十余斷頭路)。

▲其實,西安城市立體交通一直處于“補課”階段,主要是因為在規劃前期,定位和規劃不夠前瞻性。
你還可以發現,北三環因“漢長安城遺址”使得北部面積較大。據測距,理論上南三環的位置大致就在“西部大道&航天大道”一線。
在此背景下,2016年2月發布的西安市“十三五”規劃提出,將按照“半小時出城、一小時出市”的標準,加快建成西咸南環線高速公路,規劃建設太白路、朱宏路和二環路全程高架工程,建設連通二環三環繞城快速路系統……
所以,西安的交通,到目前為止都還處于“補課階段”。
我們對“西安2.5環”的獨家建議
這也是我們的期待
自2016年12月8日公布中標結果后,關于西安修建2.5環就再沒有任何最新的消息。
2017年4月28日(日子選擇真好,剛好是在放假前夕)。西安市規劃局回答了熱心市民關于2.5環的一些提問,并公布了最新進展情況:

該回復稱:經相關研究機構、專家及各部門的討論,在二、三環直接建設輔助通道非常必要,初步確定為“兩橫兩縱”的輔助通道:
西安規劃局“西安2.5環”構思(城記制圖)
▼

兩橫(定位為二級城市快速路):
-
城北:鳳城五路-歐亞大道,并向東北聯系港務西路,輻射至高陵區;
-
城南:科技八路-電子四路-雁南二路/三路
兩縱(交通性主干路,各兩種方向):
-
城西:①漢城路-丈八北路或②阿房路-丈八六路;
-
城東:①幸福路萬壽路或②田馬路-十里鋪路。
根據西安規劃局的說法:“目前,輔環是按照環線快速路建設,還是按“兩橫兩縱”的輔助通道建設仍然存在爭議,方案研究還在進一步論證,最終以相關部門審批的方案為準。”
對此,西安城記對規劃有話要說
▼

▲“2.5環”,起源因疏導城市交通。但我們更看重“輔環”的說法:它的目的,是為了城市交通和區域發展。
我們建議調整“南橫”(西部大道-航天大道),從而實現連接多區域、盡可能實現“環線”:
1、更具有重要性:西安經濟重心在于大南部區域,其城區早已超越了南三環。“南橫”的調整,南部可連接起高新、雁塔、長安、航天基地和曲江五個區域。并且,這條沿線道路規劃等級較高,更利于升級。
2、降低資源浪費:“科技八路、電子四路-雁南二/三路”沿線,人口相當稠密,且道路等級遠不夠,改造成本和代價過高。而且,距三環過近(只有1.5-1.7公里),存在資源浪費。
3、可實現“環線”:若采用“南橫”調整方案,(部分借道二環和三環)可能將實現一定程度的“環線”:漢城路-丈八北路-西部大道-航天大道-雁翔路-南三環-十里鋪-田馬路。
“環線交通”——好處就在于它是“環線”,因相對閉合而快速。目前現狀下,交通環線作用,就在于實現區域融合、利于出行、實現發展。我們認為不能“為2.5環而2.5環”。所以,我們更看重它“輔環”的定義。
▽
▽
碧桂園·鳳凰城 | 支持西安城記“大環線”解讀
支持解讀 推薦
本文,是西安城記“西安大環線交通”的系列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本系列,由碧桂園 · 鳳凰城贊助支持!
碧桂園·鳳凰城,是全國第十一座鳳凰城。擇址城北&浐灞生態區,總占地達1200畝,建設180萬方全配套生態教育大城,陜西師范大學鳳凰城小學已全面招生。隨著十四號地鐵的開建,已成為標準的地鐵物業,目前在售50—70㎡臨街商鋪。
-
地址:西安 ·北辰立交往北500米路西
-
電話:029-86218888
文=聶海峰
?版權聲明:本文授權西安城記獨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投稿及聯系:150 336879(微信)
與西安城記一起,見證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