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張艷芳)2月3日上午,西安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陜西賓館隆重開幕。529名市人大代表肩負著全市人民的重托,滿懷信心出席開幕大會,依法履行職責。當天的陜西大會堂主席臺上紅旗鮮艷、國徽高懸,會場布置簡潔、氣氛莊重。
西安市市長董軍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我們必須準確把握發展大勢,正確認識和主動適應新常態,對標先進,自我加壓,積極作為,全面加快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努力當好“三個陜西”建設的排頭兵。
董軍在報告中提出了今年七個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務:全力以赴穩增長,確保經濟平穩運行在合理區間;突出重點抓改革,不斷增強發展內生動力;轉型升級調結 構,推動產業發展向高端化邁進;立足優勢促開放,著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統籌城鄉強功能,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綜合施策創宜居,大力推進城市治理現 代化;多策并舉惠民生,扎實辦好“十件惠民實事”。報告還對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作了安排部 署。
2014年,西安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提質增效的工作總基調,凝心聚力、迎難而上、真抓實干,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 定的主要任務。GDP超5000億、財政總收入超千億以及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均成為歷史性突破;治污減霾取得211個藍天、渭河三年變清、扶貧幫困 超額完成任務,這些都讓我們情不自禁為西安點贊。
經濟總量
★全市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達到5474.8億元,增長9.9%,增速位居15個副省級城市第二
★人均GDP首次超過1萬美元達到10394美元
★財政總收入邁上千億元臺階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6.3%
★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6.8%
★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
★非公經濟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2.7%
★全市工業投資增長38.8%
絲路經濟帶建設
★全面啟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
★國家一類陸路口岸開放正式獲批
★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
★絲路聯合申遺取得成功,5處遺跡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中俄絲綢之路高科技產業園區簽約落戶
★三星項目累計引進配套企業74家
★全年進出口增速位居全國同類城市第一
★“長安號”實現常態運行
★成為西北首個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
1 深化改革
●政府改革172項具體任務完成162項
●分批取消和下放了136項行政事權
●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全面展開
●新增中小微企業融資684.7億元
●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3%
2 工業項目
●比亞迪二期等71個重點工業項目建成投產
●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3戶
●渭北工業區中國黃金、大安絲束等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
●三星閃存芯片項目如期量產
●國內最大的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三星SDI項目開工
●中興1500萬部智能手機項目開工建設
●全市軟件產業實現業務收入910億元
3 投資消費
●出臺了穩增長“36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啟動實施了市域軌道交通、火車站改擴建等一批重大項目
●552個市級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2217.5億元
●完成城建投資352.8億元,增長18.5%
●鼓勵支持民營資本進入六大公共領域
●西北首個民間金融街正式運營
●京東、阿里巴巴、唯品會等知名電商企業落戶運營
●電商交易總額達到1200億元
●制定出臺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新10條”
●全年接待海內外游客1.2億人次
4 政府自身建設
●市級“三公”經費信息全面公開
●全市“三公”經費同比下降18.3%
●制定了市級行政審批“權力清單”
●引入第三方評價政府績效
●撤銷議事協調機構228個
5 民生改善
就業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7%和新增財力的83.9%用于民生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2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95.3萬人
住房
●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0.3萬套
●提供房源4.4萬套
●改造農村危房1.1萬戶
●回遷安置群眾3.9萬人
食品
●改造提升“小餐飲”1.4萬戶
●創建放心食品點、蔬菜直銷店225個
養老
●建成農村幸福院200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80個
●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提高,受益群眾超過60萬
教育
●130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如期完成
●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學生38.3萬人
醫療
●城鎮職工慢性病補助限額標準平均上調15%
●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350元每人
6 宜居城市
增強承載力
●緩堵保暢三年累計完成投資488.6億元
●地鐵通車里程達到52公里
●環城南路綜合改造、太白-丈八立交等15項重大交通工程建成
●新建公交港灣331處、公共停車位2萬個
●投放公共自行車3萬輛
●李家河引水系統實現向城區供水
治污減霾
●拆除燃煤鍋爐480臺
●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4.2萬輛
●3.4萬戶居民實施清潔能源改造
●全年二級以上良好天數達到211天
●連續退出全國重點監測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十位
渭河﹃三年變清﹄
●秦嶺生態保護建成8個生態節點廣場、17公里環山綠道
●八水潤西安工程完成“兩河五湖六濕地”建設,新增生態水面3108畝、濕地6506畝
●渭河西安段實現“三年變清”
●緩堵保暢三年行動圓滿“收官”,群眾滿意率達到84.1%
●100條“標準化管理示范街”展現新姿
●南門地區綜合改造成美麗西安新名片
扶貧幫困
●“十項惠民實事”全面落實
●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9.1%和11.9%
●出臺改善城區困難群眾生活“22條措施”
●14.9萬人實現脫貧
●連續三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城鎮化建設
●3個副中心城市、5個城市組團和13個重點鎮建設加快
●高陵撤縣設區,并被列為全國首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
●城鎮化率達到72.6%
●新增省、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36個
文/本報記者高峰文錦張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