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派北京記者趙蕾)一到北京,抬頭看天成為代表委員們的習慣性動作,“霧霾”話題從未離開兩會關注。過去兩年,在全國率先向“霧霾”宣戰,西安藍天多了。

  昨日,在京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長董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對包括治污減霾、緩堵保暢和城市精細化管理在內的三大城市治理工程進行了透視。

  對于人們關心的“治霾”工作,董軍介紹,西安早在2013年就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實施了治污減霾工作,針對本市主要污染源特點,強力推進燃煤鍋爐拆改、揚塵污 染防治、有機污染物防治等,通過建立市、區縣(開發區)、街鎮、村社四級3748個小網格,形成不留死角的治污減霾網格化監管工作體系。

  “人努力,天幫忙。去年,全市優良天數達到211天,比上年增加73天,如期退出全國重點監測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十位。”董軍介紹,今后,西安還將繼續加大治 污減霾工作力度,強化壓煤、抑塵、減排、禁燃等專項治理,加強生態建設增加環境容量,發揮科技支撐促進污染減排,努力使藍天白云成為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