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殲-10A長機機長是陜西人 陜西雄鷹天安門前完美翱翔
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昨天(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讓大 家為之自豪。閱兵中,由20多種型號的近200架飛機組成的10個空中梯隊飛越天安門上空讓人記憶猶新,其中駕駛殲-10A飛機的第八梯隊第三中隊七機長 機機長張劍武可是咱陜西鄉黨。
張劍武,張劍武,1978年2月出生,正團職飛行員,飛過的機型有:初教六、殲教五、殲六、殲八、殲十等。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張劍武可是咱陜西華縣人。他告訴記者,雖然昨天的閱兵式已經結束,但激動的心情到現在還不能平復。
張劍武:之前,保密要求的程度很高,后來我飛完以后。在朋友圈里發了一條微信,過程艱辛,過程非常艱辛。效果震撼,結果是圓滿的,我感覺從心情,還有從全國人民看的感官效果也好,都挺震撼的。
在昨天的閱兵中,殲擊機梯隊由15架殲-10A飛機編成三機、五機、七機楔隊,而張劍武就在七機長機的位置。
張劍武:首先,昨天天氣非常好,我們飛行的時候心情也非常好。第二個就是飛行完以后,我們這種戰斗機最大的機群,通過天安門感覺也非常的榮 幸,因為我第一次參加閱兵。昨天我感覺我們在配合的過程中都非常的默契,而且我們的隊形在整個過程中是不太好飛的,因為我們是最大的戰斗機的機群。
張劍武說,他和同事們從5月底就開始夜以繼日的接受訓練,從最初的三架飛機齊飛,到后來慢慢地增加飛機數,最后到7架一起飛。盡管訓練得越多就飛得越熟練,但難度卻始終讓張劍武緊繃著一根弦。
張劍武:(難度)就是在積累誤差上,因為每一架飛機,飛機越多,給后面飛機形成的傳遞誤差越大,而且要保持這種十五乘二十的隊形,準確地保持這種隊形。
抗戰閱兵圓滿結束,而張劍武和他的同事們在迎來短暫的休息時間后,又將迎來新的任務。
(編輯:wsx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