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維)過一個春節,西安市政府拿出8855萬元慰問城鄉困難群眾,約40萬人受惠;投資2億多元新建的老年服務中心成為社會福利事業一個標桿……記者昨日從西安市統計局獲悉,“十二五”時期,西安市民生社保事業持續改善,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已連續3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十二五”時期,西安市社會保障事業在探索和改革中不斷取得新突破,優撫安置、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穩步發展,社會保險覆蓋面逐步擴大,受益人群不斷增加,在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低保標準連續提高,擴大惠及群眾范圍。2015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已提高至每人每月565元,農村居民為每人每月255元和265元;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為分散供養500元/月,集中供養800元/月(另每年200元實物補貼);此外對集中和分散供養的城市“三無”人員、散居和集中供養的孤兒等均提高了補助標準。2015年春節,市政府拿出8855萬元慰問城鄉困難群眾,受惠群眾約40萬人。
社保體系日益完善,社會福利事業健康發展,西安市投資2億多元新建曲江老年服務中心,并在所屬區縣新建改建多個以養老服務為主,兼顧為殘疾人、孤殘兒童等特殊群體提供服務的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統籌推進社區養老、機構養老、農村養老,加大孤老殘幼等特殊群體的幫扶力度。2015年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優化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環境。2014年底,西安市共有社會福利事業單位104個,比2010年增加55個,年末在院人員11362人,增加424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