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深夜潛入廠區 工廠夜半偷排廢水
黃陵焦化廠污染嚴重,周圍居民怨聲載道。經過情報站記者調查,號稱實現年產值60億元的超大焦化廠,居然沒有環評資質。環保局遮遮掩掩下,在這個排毒工廠內,還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情報站深夜潛入焦化廠又會拿到什么證據。
號稱實現年產值60億元的超大焦化廠,竟然沒有環評資質。周圍人飽受污染侵害。
據記者了解2011年黃陵焦化廠正式投產,可已經生產了五年了,仍然沒有手續的事作為上級主管部門,黃陵縣環保局承認他們是知道的。
記者:當時聽說環評手續還沒辦下來?
黃陵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嗯,是,環評多少年都沒下來。
記者:現在還沒下來嗎?
黃陵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現在有部分下來了,大的下來了,還有單個的乙醇的項目,辦下來了還沒驗收。
黃陵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這是縣上的龍頭企業,縣上招商引資過來的。
看來,縣里的支柱企業,納稅大戶,證照不全,在監管部門已經不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難怪談到這家企業,黃陵縣環保局表示上面的意思他們不得不聽。
黃陵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建那個沒辦法,已經選址到那了,按環評要求,不應該在那選,那里有居民,但是縣政府要掏錢把居民遠離防護區。
記者:遷完了嗎?
黃陵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好像有一部分現在資金不到位。焦化廠你不讓他排也不可能。
記者:達到國家標準了嗎?允許這么排嗎?
黃陵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哎呀,按照大法來說是不允許的,但是沒有那么先進的設施。
雖然群眾怨聲載道,雖然連最基本的環評手續都沒有,但這5年多,黃陵焦化廠的生意做的卻順風順水,對周圍空氣的污染也從未停止過。工業廢氣光明正大的排放,那這化工廠里產生的廢水呢。
黃陵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環保要求是零排放,水是循環利用,嚴禁外排,因為水有毒,有鉛、砷、貢。
記者:那他們做的怎么樣 ?
黃陵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肯定好著呢么,那還敢排到河里,河里的魚都死完了。
按照我國工信部《焦化行業準入條件》中的規定,焦化企業必須配套建設生產廢水處理設施,嚴禁生產廢水外排。而這家陜西黃陵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他們也一直對外聲稱自己的工業廢水屬于零排放。他們打出標語自稱“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煤化工循環系統”的企業,那么在實際執行中真的能做到嗎?
爆料人:它這個工藝指標達不到那個要求,就只能往外面排了,多余的生產廢水會直接通過地下管道排到河里,如果說為了再去處理這些水,而重新添置一套環保設施的話,它這個代價是特別高的。
沮河水,從黃陵縣店頭鎮穿城而過,而這家不具備完整資質的焦化廠正是沿著沮河而建,按照幾位熟悉廠區地形的工人透露,排污口就在廠內,只在每天晚上偷偷的將工業廢水排向沮河,而且每晚排污有專人把守。由于廠領導會對這個區域特殊照顧,所以這個偷排口被嚴格保密而且不斷有人24小時巡邏,為了拿到核心證據。亢凱情報站的暗訪組,決定在凌晨,趁著夜色進入到陜西黃陵煤化工有限公司。
在繞開了重重檢查之后,情報員進入到了廠區,沿著小路到達核心區域。雖然接近零點,但廠內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此時這輛息焦車,正將紅焦運往息焦塔,頃刻間,大量的煙霧彌漫開來。盡管戴著口罩,但情報員依然可以聞到刺鼻的氣味,讓人有種要窒息的感覺。最終幾位情報員到達指定位置。
在避開了員工交接班后,情報員翻越圍欄,進入到污水處理區域,一個深2米的暗道內。
當晚,進入焦化廠的情報員兵分兩路,一路成功在排污口拿到水樣,另一路經過化妝潛伏到了焦化廠的焦爐附近,4座大型焦爐一字排開,正在等待著裝煤車將40噸的煤餅填入爐孔。白天拍攝到的黃色煙霧似乎并不是特別濃烈,但在深夜,我們近距離拍攝到了填煤過程,而此時,本應正常工作的導煙車,卻并沒有工作,導致濃郁的黃煙從生產車間里冒出,在夜色的掩護下,幾臺焦爐肆意的向黃陵上空排放著有毒氣體。在蹲守的一個多小時后情報員從生產一線撤出,當晚,幾位情報員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腹脹、腹痛的現象。
這是一位工廠內部員工給情報站提供的視頻,記錄的是4月3日工廠內的另一處排污管道,將污水同樣直接排向沮河的畫面,被污染后的污水呈現出黑色。因此,我們選擇在工廠圍墻邊的河道里進行取樣,并將兩瓶水樣同時進行檢測。
亢凱:由于上游管控的失守,每天晚上從黃陵焦化廠里源源不斷的排除工業廢水,沮河水被污染了,我現在在黃陵縣城,這里距店頭鎮有25公里之外,沮河水一路南下,看上去沮河不盡人意,但即便如此,我們從黃陵縣環保部門了解到,由于當地這兩天有大型活動,所以已經經過嚴密管控了,但我們依然能夠感覺到,這沮河水更像是污水,在黃陵縣城一共生活著14萬人,沮河蜿蜒曲折穿城而過,被污染的水就這樣向下游流去了。
拿到水樣后,情報員分秒不停,回到西安,為了保證檢驗結果客觀公正,將兩瓶水樣分別送往不同的檢測機構,5天之后,記者拿到了檢測結果,結果顯示,在監測的四種成分中,半數超過了國家標準,其中氨氮竟超標200%。
專家:如果排到河流里面會對水體形成污染,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
村民紛紛逃離被污染家園 留守居民:對這兒沒有一點點留戀
焦化企業因為污染嚴重,一直被國家嚴格管控,但這個陜西黃陵煤化工責任有限公司,最重要的環境影響評價手續不全,那么有沒有安全生產許可證呢?我們在陜西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網站上輸入關鍵詞,卻沒有找到這家企業。
陜西省安監局工作人員:我們查不到。
記者:手續不全是不是不能生產?
陜西省安監局工作人員:應該是。
如今,那個青山綠水的店頭鎮,只能存在于店頭人民的記憶里。由于當地氣體與水質被不同程度污染,不少焦化廠周邊的居民都含淚離開了自己的家園,記者在焦化廠不遠的曹家裕村進行采訪時發現,這里的村民基本都已經離開了世代生活的家園,并把自己的祖房出租給了焦化廠的職工。
有房產的村民紛紛逃離了被污染侵襲的店頭鎮,然而更多的居民還是被迫留了下來繼續在污染中生活、煎熬和等待。
居民:我們一刻鐘,一秒鐘都不愿意在這呆了,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是臭的。
居民:對,就是被困在這了,對這個地方我們沒有一點點留戀,只有反感。
亢凱:在這期節目播出之前,我已經把這期節目的完整視頻拷貝進了這個U盤里,并把這個我們用了一個月調查的視頻轉交給陜西省環保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