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購房者在西安曲江一售樓處看房。    本報記者 母家亮攝圖為購房者在西安曲江一售樓處看房。 本報記者 母家亮攝

  本報記者 徐穎

  春節過后,北京、上海、深圳等國內一線城市樓市出現一波大幅上漲,成交價格和成交量頻頻創下新高。與此同時,西安樓市也不甘示弱。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3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西安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同比均上漲。

  國內某房地產研究機構發布的《3月全國百城房價指數》顯示,西安3月新建住宅均價為6446元/㎡,環比2月漲了29元/㎡。1月、2月的均價分別是6403元/㎡和6417元/㎡,實現了“三連漲”。某知名網站近期開展的了針對購房者置業心態調查,參與問卷的有近8成的西安網友今年欲加入“買房大軍”……這一系列的市場指證似乎都在表明低迷已久的西安樓市開始復蘇。

  1 市場現狀:人流量成交量雙提升

  4月26日中午,記者來到西安高新區科技路的偉業公館,并非周末,但是看房子的市民卻不少,洽談區幾乎座無虛席,銷售人員忙得應接不暇。一位銷售人員表示,最近每天接待能接六、七十組客戶,成交量較去年底翻了兩倍多。

  西安雁南四路海匯房產的銷售員小李,已經一個多月沒有休過假了。“最近我們手頭的房子出得很快,特別是一些大面積、位置好的房子,業主成交起來都很痛快。”小李說。

  記者走訪了西安市多家知名樓盤,銷售人員都表示近期看房子、買房子的市民特別多,成交量也較去年有大幅上漲。

  “在多輪降息降準后,購房者的利息成本處于低位,加上現在許多房子價錢也合理,然而好地段、好品質的房子又是有限的,很多原先在觀望的市民都紛紛出手。”西安曲江某樓盤的置業顧問王瑞告訴記者。

  “綜合性價比高的房子,比如開發商的品牌、地理位置、教育配套、小區環境等都是市民購房的首選因素,具備了這些條件的樓盤,不會被市場一時的不景氣影響,因為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偉業公館銷售經理董先生告訴記者,“近期我們房子的價格還有微調,但是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依然很高。”

  “一線城市春節后房價的大漲也刺激了本地購房者,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影響下,看房子的客戶明顯多了很多,我們上個月的成交量可以用‘井噴’兩字來形容。”西安普華淺水灣樓盤一位置業顧問說。

  盡管近兩年房地產市場持續冷淡,但是一些真正有實力的品牌房企,如恒大、龍湖、萬科、綠地、金輝、廣廈、天朗等在西安市場上,大多都實現了十數億,甚至幾十億元的銷售業績。同樣的地段比名氣稍差一些的房企每平方米貴近千元,但是消費者還是愿意買單。

  “品牌房企的房子無論質量、配套以及物業和各方面服務都有保障,相對值得信賴。”在西安曲江金輝世界城準備簽約的王女士表示。

  當然,并不是所有項目都是這樣,還是有部分項目持續冷淡。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西安北三環某樓盤每平方米開發商賠五百塊在銷售,究其原因就是項目在選址和規劃上不成功,銷售不理想。

  2 市場轉熱 為何庫存卻是歷史最高?

  據省統計局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西安市商品房庫存面積達到歷史最高,庫存面積318.34萬平方米,庫存的消化周期需要15.7個月。此消息一出,無疑為剛開始轉熱的西安房市澆了一盆冷水。

  不是說房子好賣了么,為什么庫存量還這么高?很多市民不禁產生這樣的疑問。

  陜西省房地產研究會會長王圣學這樣解釋:有關部門統計的庫存面積是指竣工未銷售的房屋面積,然而房地產不是快速消費品,正常都需要兩到三年的銷售周期,把新房子歸為庫存顯然不夠合理。再說,近幾月西安市每個月網簽的銷售面積都在幾十萬平方米,所謂庫存新高對西安房地產市場影響不大,這三百多萬的庫存面積,消化起來不會有太大問題。真正庫存壓力存在于西安以外的小城市以及縣城,這些地方的人口基數小,流入人口少,加上市場本身弱小,去化能力不強的因素,會存在很大的去庫存壓力。

  西安市房管所一位工作人員認為,庫存新高與樓市回暖說并不矛盾。庫存新高說明的是增量大于銷量,沒有哪個行業是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房市現在的所謂降速發展才是合理;被壓抑了許久的剛性需求正在釋放,所以庫存量高并不至于讓市場恐慌。

  榮華地產控股集團營銷總監邵鈞說:“雖然目前庫存量創新高,但是今年開工的樓盤比去年同期少了30%以上,在這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震蕩回落的前提下,去庫存壓力并不大,未來待售面積肯定也會逐步減少。”

  有數據顯示,西安市場近三年來商品房整體銷量還是可圈可點的。從2013年的1700多萬平方米到2015年的2000多萬平方米,市場銷量還是一路向上,2016年至今銷售了262萬平方米。“從數據來看,西安樓市在逐漸復蘇,只是速度比前幾年放緩了,比去年同期相比還是在增長的。”某房地產銷售代理機構葉經理說。

  3 此輪熱潮能否延續?

  西安這一波行情是一線城市高燒的“連鎖”效應,還是樓市“陽春”到來的前奏,此趨勢又能否延續,業界對此看法不一。

  “現在說回暖為時尚早,說好轉比較客觀。”董經理說,一方面因為樓市逐步進入傳統銷售旺季,看房、買房的需求逐步得到釋放;另一方面外地樓市的“高燒”,也的確會強化西安樓市的信心,形成一波刺激行情,但很可能是曇花一現,支撐不了多久。

  邵鈞也認為此番上漲僅是壓抑的剛性需求帶動的所謂“回暖”,購房者多以自用為主,難以支撐太久,這個月的成交量較上個月已經開始下降。面對越來越理性的消費者,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房企的品牌效應日益凸顯,一些中小房企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

  世聯地產西安公司總經理肖新志則對市場走向相當樂觀,該公司目前在西安市場銷售的50個項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都在30%至60%。他認為,西安作為西北五省的中心城市,在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帶動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在這種大環境下,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都會出現很多新的購房需求;加上股市不景氣,從長遠看不動產還是最保值的,而且西安多年的房價在周邊省份都是最低的;未來房地產相關的各項成本比如人工、物料肯定還會上漲,相信此番購房熱潮會延續下去,房價也會逐漸上漲。

  “西安的房地產市場在經過前幾年不正常的高速發展和洗牌之后,可以說現在整個市場正在步入良性發展軌道,隨著住宅土地供應大幅度減少,房市各方面指數總體還是趨穩,買房子的人基本都是用來自住。”中華房屋土地開發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馮躍說。

  王圣學說,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新型城鎮化的改造并未結束,大量的農民、大學生進城,市場的需求還是很旺盛。在未來八到十年里市場前景還是很好的,但短期內房地產價格和成交量不會有太大變化,最多是一些小幅度的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