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齊卉 文/圖
1顆獼猴桃賣7元,1個蘋果賣到上百元,你信嗎?1公斤草莓賣到300元,你會購買嗎?如今,部分農產品在人們不經意間從“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從普通的農產品變成了“奢侈品”。這種走高端路線的農產品,悄然進入到高端市場,展示著其“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風采,著實令人刮目相看!如此高價的農產品,讓絕大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那么,高端農產品究竟貴在何處?市場前景如何?是銷售噱頭還是物有所值?近日,記者帶著諸多問題進行了調查走訪。
品質為王、安全放心,催生農產品高端市場
在西安南門附近的幾家高端超市內,記者看到不少價格高得嚇人的農產品,有進口的也有國產的,草莓每公斤賣到300元,有的進口蘋果每個賣到上百元……這些高價農產品,包裝精致,擺放在裝潢考究的貨架上,均有漂亮的價簽和顯眼的二維碼,讓人感覺“高大上”。精致饞眼的牛肉片、新鮮干凈的各類蔬菜,空運進口的各種水果,標簽上的價格都讓人“心驚肉跳”。同時,也彰顯著這家精品超市不凡的“氣質”。
“購買這些農產品的大都是城市白領,以及收入較高的群體和有孩子的殷實家庭。”在這家超市每個售價119元的進口蘋果貨架前,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個蘋果是日本進口的,是店里最好的蘋果,也是目前賣得最貴的蘋果。剛才就有顧客一次買了七八個,說是買給孩子吃的。”
在西安鐘樓世紀金花宜品生活超市,水果區域負責人李經理說,現在中高端的超市比較受歡迎,不少人寧愿多花錢也要嘗個鮮,或是買回去給孩子吃。他們主要是看中這些精品超市中產品的質量和種類,一些新奇特的高端農產品更是受歡迎。目前,該超市進口的高端水果,約占整個水果量的70%。
“這么貴的農產品,銷路如何呢?”記者問。李經理說,整體來說還不錯,但也不是每個品種都賣得好。智利車厘子、新西蘭獼猴桃,一直賣得比較順暢,應季的水果比如草莓、菠蘿也銷售不錯。“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今年整體蘋果銷售不如往年。”李經理說:“往年銷售火爆的進口蘋果“愛妃”,今年上架一個月一個也沒賣出去。”
與眾不同的是,這些中高端超市里的大部分果蔬,都實現先嘗后買。在王府井超市蔬菜銷售區域,商家用電飯鍋將已切成小塊的南瓜蒸熟讓顧客試吃。一位已選購了一盒菠蘿的大二女生,一邊試吃一邊告訴記者,品質為王、安全放心、購物環境好,是她選擇消費高價農產品的重要因素。在收銀臺結賬處,記者觀察到,短短半個小時內,十有七八都購買了部分高價果蔬。
高價農產品,何以銷售順暢?李經理總結道:首先是品質為王,口碑好,讓人吃著安全放心;其次是圖稀奇,嘗新鮮;再就是購物環境好,優質服務。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在不斷提高。
無添加、零農殘、綠色有機是“招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溫飽早已不是消費者追求的目標了,吃出健康、吃出營養、吃得安全,才是農產品市場最受關注的營銷“賣點”。記者發現,這些高價農產品,大多打出了“無添加、零農殘、綠色有機”的招牌。
長安區悠然生活農莊生產的優質草莓,在高端市場一盒7兩裝的草莓標價99元。該農莊負責人王琦告訴記者,“之所以價高,就是在生產中追求高品質,無添加、零農殘、綠色有機。投入高,成本大,產量低,口味好,質量優,是高價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長安區悠然生活農莊生產的草莓,全都立體種植在有機肥和油渣里,采用高標準種植模式,不打農藥,不上化肥。種植草莓使用的是栽培土,都是來自于東北的基質土,通過生物肥料“酵素”施肥驅蟲,促進土壤改良、綠色生態種植,采用殺蟲燈、黃色粘蟲板等物理方法殺蟲。雖然投入大、產量低,畝產只有普通大棚的1/5,但生產的草莓品質至上,口味極佳,通常要比普通草莓售價高出五到八倍,就這仍供不應求。
除了“綠色”、“有機”、“無公害”等招牌,這些高價果蔬大都走品牌化之路,并在包裝上追求創意。同時,高端市場也在盡力尋找有品牌、高品質、安全性好的高端農產品“撐門面”。雙方一拍即合,互惠互利,進而實現雙贏。
“以戶太8號為例,雖然種植戶非常多,但我們要的葡萄每串不能超過一斤半,并且一粒能拎起一串的那種,還要做了有機認證,有可追溯系統的更好。但是太難找了,不是要求達不到,就是供應量跟不上。”西安一位高端市場的營銷人員如是說。
日前,在西安一家洛川蘋果銷售門店,記者看到以“連皮吃、論個買、上戶口”的蘋果,用“質量+品牌專營店”也闖出了自己的營銷新天地。店內銷售的洛川蘋果禮盒,按大小分別裝有9個、12個、20個蘋果,平均每盒售價150元左右,每個蘋果均價都在10元以上。門店營業員說,“在春節期間價格更高,平均每天能賣掉400盒以上。”
專家:質量品質是關鍵也是最大挑戰
記者在西安幾家中高端超市隨機采訪中發現,消費者普遍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關注,已經超過對價格的關注。
“更希望買到安全的農產品,我不能給孩子吃打了激素或農藥殘留超標的水果和蔬菜……”退休在家帶孫女的西安市民苗女士說,雖然這些水果蔬菜比普通的高出不少,但是看上去品質很好,就是沖著“綠色”、“無公害”、“有機”這些概念才掏腰包的。
“偶爾也會買點嘗嘗,但是長期肯定是買不起了,偶爾感受一下品質生活罷了!”上班族謝女士說,“味道和普通的農產品相比,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差別,但總覺得很放心,也可能是心理作用吧。”
“其實,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已經十分明顯,那就是質量好、安全有保障。”省委黨校政治經濟學調研部主任鐘衛國教授認為,日益龐大的中高收入群體,占有相當大的市場比重,“安全”、“健康”、“養生”,已成為他們選擇高端農產品的主要原因。即使一些普通收入群體,寧肯多花些錢,也愿買安全性較高的農產品。
“總體來看,我國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一方面農產品中低端供給較為充足,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放心安全農產品供給信心不足。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觀念都在變化。”在鐘衛國看來,高端農產品是符合發展規律的,也是農企發展的一個方向,有著廣闊的前景。當然,這對農企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越是高端消費群體,越對品質、服務等要求敏感和挑剔。農企和商家必須有市場意識和目標客戶群,以高品質和優良服務贏得消費者,否則將會導致多年的品牌建設毀于一旦。
“農產品物流、中高端超市高價進場費,也是影響農產品銷售價格的因素。”鐘衛國教授認為,農業生產者和商家可以采用多渠道銷售方式,比如會員制,對會員采用配送的方法,按照每個會員的不同需求配貨上門銷售,讓消費者在享受高端農產品的同時,也能享受到貼心的高端服務,才不會讓高價農產品成為銷售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