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網訊(記者 劉望)最近一段時間,大學生找人有償上課的行為引起了關注。陜西作為教育大省,省內高校分布眾多,其中的有償代課是否存在?又呈現出哪些特點呢?西部網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學生調查:線上找人替課 私下商議報酬
大學生有償替課近一段時間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記者調查發現,在陜西多數高校里,都存在有償上課的現象,遍及榆林、西安、漢中的多所高校,有學生反映,不止是本科生,個別高校碩士替博士有償上課也有所耳聞。
此前,榆林學院的三名學生對校園內有償替課這一行為進行過調研。結果顯示,他們學校有專門的替課群,群內有224名成員,且群內明確通知:“可以找人替課、答到,條件自己商量。”而群消息顯示,11:08分有人在群內找人替課,15分鐘后就找到了替課的人。而在另外一張截圖中,則有人找兩名學生幫忙,替星期二第5、6節課,星期三第1、2、3和4節課。
隨著網絡課程的開通,許多學生都可以不用去教室,坐在電腦前就可以完成上課任務,這也給很多學生找人替上課提供了機會。在西安南郊的一所學校,學生在社交平臺發布廣告替上“爾雅”網絡課程,并打包票稱成績達90分以上。參與調研的學生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師生之間缺少交流和感情,有的老師授課照本宣科,枯燥無味,授課內容空洞陳舊,脫離實際,學生自然不愛聽。
替課學生:兩位學姐大四第一學期的課都是自己去的
娜娜(化名)是西安市南郊某高校的學生,她從事有償替人上課有一年半的時間。如果她自己聯系到了“客戶”,每節90分鐘的大課可以賺到30塊錢。如果是通過中介聯系到的“客戶”,每節課需要給中介提成5到10元。娜娜說,中介也是學校的一個學生,但那個學生今年夏天畢業后,中介服務也就停止了。
娜娜說,需要找人上課的同學一般通過校園貼吧、兼職QQ群或者朋友圈找人上課,然后私下進行聯系。“當時替那個學姐上完課以后,她把我介紹給了她的同學,后來找我幫忙上課的人也越來越多,有一段時間我上不過來,我還找我的朋友替人去上課了。”
替人上課能否會被代課老師識破則成了替課雙方都比較擔心的問題,因此,很多人只在選修課或者重修課等公共科目才會找人幫忙上課,替課的學生需要提前問好這個老師認不認識學生,帶了幾年課,如果老師跟學生很熟的話就不能幫忙答到,只是去湊人數,人數湊得多了,老師也就不會點名了。

一高校替課QQ群里有244名成員,貼吧里也有人在尋求有償替課的人。
QQ群內明碼標價 中介:在五個人身上賺了400余元
小國(化名)以前是陜北某高校的學生,讀大二的時候當過一段時間中介,專門負責幫“客戶”找人替上課,每節課他可以提成5到10元,跟他關系好的則直接推薦給“客戶”。這些客戶大多數是他的同學,數量大概有五六個,他靠有償替課搞中介,當時賺了四百多塊錢。
而在西安戶縣一所學校的代課QQ群里,則明碼標價:20元一節大課,30元上半天課,加急單加收信息費2元,搶單方式為私聊,并確定時間和傭金。該QQ群的建立者甚至還提供資金擔保服務:如需擔保可私聊群主,保障資金安全。該群的自我定位為代課交友群,明確表示是為有些學生有償邀請其他同學幫忙點名提供方便。
部分學生表示,由于近一段時間一些學校施行了指紋打卡或人臉識別等系統的不斷投用,替人有償上課的現象也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科技手段的投入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娜娜覺得這主要還是源于學校課程設置很不合理,學校要求所有專業前十八周都要有課,有的課放在雙休日,忽視了學生自身的需求,不能靈活安排。
花錢替課助長不良風氣 老師:不能以功利心態看教育
來自西安一高校的方老師雖然聽說過有償替課這種行為,但從沒想到會有這么嚴重。方老師認為,花錢雇人上課本質上還是學生自欺欺人的表現,高校本身就是塑造學生價值觀念的地方,這種行為助長了花錢辦事的不良社會風氣,最后對學生不利。
方老師坦承,在大班授課的環境中,老師沒有辦法認清每個人,但從老師的角度能做的就是加強考勤,多提問。方老師說:“課程的設置都有合理之處,學習知識不能用功利的心態,覺得這門課沒用就不去上,所有的知識都會成為人生積淀,不一定會立刻發揮作用,但會在漫長的人生中不定時發光。”
許多學生的找工作、課程設置不合理等理由,方老師認為,真有沖突學生請假即可,老師完全能夠理解,但是長期不來上課絕不是因為找工作,很多只是懶惰的借口。方老師說:“大學不要求學生幾個月就學會一門謀生技巧,大學許多公共課程是為了增加學生看待問題的不同視角,提升素養,不要以功利的眼光看待大學教育,不能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否則會覺得課程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