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國家發改委宣布的自2017年1月1日起,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的時間不足一個月了。記者走訪西安市食鹽市場,發現市面上主要以銷售國家統一定價,鹽業公司負責監管執行的海藻碘精制鹽為主,同時也出現了巖鹽、海鹽、竹鹽、低鈉鹽等眾多新鹽。價位也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面對種類繁多的鹽,市民如何選擇犯了難。

  海藻碘鹽仍受青睞

  昨日,記者在西安市西門、土門、鐘樓、南二環附近的超市及便利店看到,市面上最常見的食鹽是一款海藻碘精制鹽,一包350克,統一零售價2元。除此之外,一些超市還有不同種類、不同價位的食鹽在銷售。如調味菇鹽320克售價4.5元,一款罐裝的進口品牌加碘海鹽757克,28元,最貴的是一款瓶裝的美國進口特粗海鹽,售價33元,重量為82克。另外還有果蔬洗滌鹽、涼拌鹽等功能性食鹽。

  在西門里一家超市內,記者看到一位女顧客領著孩子在食用鹽貨架前挑選,孩子被一個精致的瓶裝鹽吸引了,女顧客說:33元價格這么貴,也不知道和普通的鹽有啥區別,還是算了吧。”隨后,從貨架上拿了兩袋最普通的海藻碘鹽。記者在市區一些小區周邊的便利店探訪發現,大多數便利店銷售的都是老百姓常買的海藻碘鹽。“以前我們也進過一些其他種類的鹽,價格高,賣不動。”位于團結中路上一位便利店的李老板告訴記者。

  看產品說明很重要

  各大超市除了普通碘鹽,低鈉鹽、無碘鹽也占據了不少貨架。到底應該吃哪種?“他們說吃碘鹽不好,應該吃無碘鹽。”市民劉師傅疑惑的告訴記者,“我血壓比較高,孩子老囑咐我說吃咸了不好,那我就干脆買低鈉鹽唄,這樣應該健康吧。”劉女士說。還有部分市民稱也沒那么多講究只是習慣性的選自己平時用的。

  李師傅今年72歲了,很注重養生她還有一條“購鹽攻略”,購買食鹽時,包裝袋上的“提示”是關鍵,比如在標注“低鈉”的食鹽包裝背面,都會注明“高溫作業者、重體力勞動強度工作者、腎功能障礙者及服用降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等不適宜,高鉀攝入的人群應慎用。“因此,看說明很重要,在選擇時不要盲目跟風,特殊情況可以咨詢醫生。”

  本報記者董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