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曹女士抱著11個月大的寶寶,昨天前來本報求助討薪:李某定、王某,你們在哪里?李某定欠下她丈夫李先生兩萬元工資,不見蹤影;王某拿走了他的兩萬元工程款,至今杳無音信。
他墊付了工人工資老板失蹤
懷抱著11個月大的女兒,曹女士從十里鋪倒了兩趟公交車來到本報,第一句話就是:“實在走投無路,前來求助報社,希望你們能幫我們找兩個人。”
據介紹,2015年,曹女士的丈夫李先生在渭南合陽一工地打工,從老板李某定手中承包了鋼筋的活,并雇用了4個工人,因為考慮到工人們要工資養家糊口,善良的李先生便墊付了4個工人的工資。工程臨近結束時,李先生跟李某定討要工資,李某定一推再推,還表示,都是安康老鄉,不可能拖欠工資,并給他介紹了一個新的工程。
在李某定的介紹下,李先生認識了王某,為保險起見,10月底,王某帶著李先生專門去山西一個太陽能發電的工地,讓李先生實地看了工程,表示讓他承包鋼筋的活兒,因為他干這個活兒手藝不錯。
于是,李先生便湊錢繳了2萬元的工程承包款。王某當場收錢后還寫了收條,一切辦妥,王某告知李先生,回去等一個禮拜,就可以去山西干活了。李先生提前約好了工人,等著去干活,一周過去了,李先生再聯系王某時,電話始終打不通,再聯系介紹人李某定時,電話也打不通。
兩萬元收條憑證設有陷阱
“那些天,我們天天打電話,死活打不通。”這下,李先生夫婦才明白,他們被騙了。一年多以來,他們一直四處尋找這兩個人,杳無音訊。還去當地派出所報了案,警方說是調查中,讓慢慢等,也沒有最終結果。
記者看到曹女士提供的這張收條上面寫著,收到李先生現金人民幣貳萬元整,收款人王某,落款日期是2015年10月29日。“之前還以為有收條就是憑據,走到哪里都可以說理,現在經過別人指點才發現,這個收條上沒有說明這兩萬元是干啥用的,王某當時就為我們挖了坑,因為我們沒有文化,不懂這些……”曹女士難過地低下了頭,懷中的孩子也哭了起來。
王某和李某定原來的電話早已無法打通。“這4萬元對我們來說不是小數目,很多還是借別人的!”曹女士說,希望李某定和王某能“良心發現”,早點歸還他們的錢。也希望其他人吸取經驗教訓,不要再被騙。首席記者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