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蕊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走不動了,如何養老?”養老產業如今已是公認的朝陽產業,眾多企業和資本紛紛搶灘養老市場,然而養老市場現狀卻是冰火兩重天。

  一邊是我國各類養老機構達4萬多家,但真正具備醫療服務能力的只有20%多一點,可滿足老年人醫療護理及文娛需求的中高端養老機構床位供給嚴重不足。而另一邊,我國老齡人口急劇增加,預計到2020年,該數字將達到2.48億,占總人口17.2%。同時,失能老人數量持續增加,目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總數已達4023萬,養老需求旺盛,卻苦于無處可去。如何破解養老市場的供需不對等難題,如何緩解這種結構性短缺,由泰康人壽等保險企業開發的高端養老社區,對此做出了很好的探索。

  新型養老模式受熱捧 高知人群成主流

  3月23日,在一間繪畫室里,一位滿頭銀絲的老太太正在潛心練習書法,而在她旁邊的房間里,一位老大爺在靜靜地譜曲。電梯里有貴妃椅,游泳池四季恒溫,自助餐飯菜可口,液壓式健身器一字排開,麻將室、禪修室、禱告室、繪畫室等一應俱全,三三兩兩的老人們在這里灑脫悠閑地打臺球、游泳……這不是一種未來幻想,這是記者在泰康養老社區上海申園看到的真實場景。

  記者了解到,申園養老社區于2016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首期開放的獨立生活區共280戶,目前預訂已滿額,開業首月即有超100戶居民入住,根據老人身體狀況,入住金額月均五千以上。二期正在建設中,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名額供不應求。

  工作人員介紹,泰康之家申園規劃獨立生活、協助生活、專業護理、記憶障礙四個基本業態,在此基礎上,配建具備二級資質的老年康復醫院,并在2016年底運營,以康復醫學和老年醫學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創新“多學科聯合診療”方式為居民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同時,圍繞高齡長者的健康需求,這里打造了“1+N”管家式標準化服務團隊,由醫生、護理師、康復師、營養師等人組成“醫養融合工作小組”,提供“預防-治療-康復-長期護理”閉環整合型醫養服務。

  對首批入住申園的居民調查評估顯示,其中65%擁有大學(含大專)及以上的文化程度,有不少子女在海外,甚至更有定居海外的老人回滬入住申園,選擇機構養老。與申園社區的調查結果相似,泰康北京燕園社區的人員構成包括院士、知名教授在內的高級知識分子等人群占35%,離退休干部等人群占25%,企業高管等人群占比40%。

   保險與養老跨界整合 “候鳥式養老”不是夢

  “泰康的戰略是以大健康為核心,圍繞保險、資管和醫養三大核心業務推進,其中戰略協同的核心是醫養,醫養產業是最具人文關懷的產業。未來每個省會城市應該有我們的中高端養老社區、三甲醫院,將保險與醫療養老實體相結合。”泰康CEO陳東升表示。

  記者了解到,泰康是保險行業首個投資養老實體的企業,作為管理資產超9000億元,累計服務客戶1.67億的國內大型保險金融服務集團,泰康在全國醫養實體總投資已達203億元、占保險業總投資1/3。截至目前,泰康已先后完成北京、上海、廣州、三亞、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八城養老社區布局,地上總建筑面積逾128萬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提供1.3萬個養老單元。

  泰康養老社區負責人表示:未來,泰康養老社區將會逐步面向周邊居民,開放健康管理、半護理、全護理、智障照料、老年病治療和老年康復等醫養服務,使機構內的資源闊步走出去,輻射、惠及周邊社區更多的老人。

  這些高端社區老陜們可以享受嗎?泰康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據目前泰康的銷售模式,陜西老人在現階段均可根據氣候變換在以上地區自由選擇養老環境,這種模式又被形象地稱為“候鳥式養老”。因為是高端社區,準入門檻較高,價格不菲,必須具備相當的經濟實力。

  泰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泰康目前正在謀劃陜西養老板塊,陜西人家門口的養老社區也將在不久后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