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西安街頭出現了外觀像綠色集裝箱的“智慧圖書館”,吸引不少市民駐足體驗?!凹b箱智慧圖書館”其實是西安圖書館的社區分館,配有自助借還書機,讀者憑借身份證便可入館進行瀏覽和借閱。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即時獲取想要的信息,使書籍閱讀日趨邊緣化。而西安街頭出現的新式圖書館,再一次將公眾視線拉回到傳統閱讀方式。
在西安街頭出現的“集裝箱圖書館”實質上是一種公共圖書館的延伸。為提高公民文化修養和綜合素質,建設學習型社會,國家正在不斷加大對圖書館建設的支持力度。
根據文化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達標率已達60%,基本實現公共圖書館全覆蓋。除公共圖書館及其社區分館以外,政府還在積極建立流動圖書館,促進文獻、信息資源的共享。
近年來,我國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方式,大力推廣數字圖書館工程。同時,一批以“荒島圖書館”和“民間流動圖書館”為代表的公益性圖書館也逐漸走入公眾視野。圖書館呈現多樣化發展。
國外圖書館各有千秋
其實,“集裝箱式圖書館”并非我國首創,在印度尼西亞的巴都鎮也有著它的存在。因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功能設計,在當地也是家喻戶曉。為適應現今社會的需要,打造有品質的閱讀環境,國外推出許多特色服務型圖書館,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
法國:汽車圖書館
法國沒有與我國對應的省級公共圖書館,但設有省外借中心圖書館。省外借圖書館不設閱覽室,不接待查閱。主要是利用“汽車圖書館”等方式,為設在鄉村地區的服務網點輸送圖書。
同時,“汽車圖書館”還組織作家見面會、音樂會以及各種類型展覽,豐富鄉村文化生活。世界第一個音樂圖書流動車也由此誕生。
此外,法國專門為年邁體弱、活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特色閱讀服務。工作人員送書上門或者請他們在車上聽音樂,進行網上瀏覽等,以多種形式滿足老人的閱讀需求。
新加坡:商場圖書館
新加坡為了讓讀者方便借閱圖書,在社區購物中心設立了很多“商場圖書館”。人們在購物、消遣之余,都可以到圖書館尋找或者借閱感興趣的書籍。
“商場圖書館”一般每天上午11時至晚上9時開放,雙休日也不例外。這里收藏有華文、英文、馬來文、淡米爾文四種文字的書籍,以及各種報紙和刊物,全部免費供讀者閱讀。
圖書館配有自動借、還書系統,用身份證即可完成借閱,省時省力。此外,圖書館還提供多媒體服務,設有多媒體電腦終端機,可以瀏覽網頁或者觀賞圖書館提供的節目內容。
美國:館員走出圖書館
美國許多大學圖書館為了加強圖書館與校內外的聯系,完善服務功能,設立了“館外主動服務圖書館員”。館員走出圖書館,主動積極地為讀者服務。
喬治華盛頓大學成立了由8名館員組成的因特網特別小組,專門負責對學校教職工及行政管理人員進行信息能力培訓,以提高教職人員信息交流的質量和他們對圖書館服務的意識,更好滿足讀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