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西安市公安局通報三起傳銷案件。其中,一起宣稱“購買網絡虛擬貨幣,可以獲得豐厚回報”的案件,備受各界關注。
警方通報稱,這是一起新型傳銷案件,參與人員達3000多人,非法獲利8000多萬元。目前,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0人,凍結涉案資金5766萬元,扣押瑪莎拉蒂等涉案車輛5輛,查封凍結涉案賬號20余個。
傳銷案例
用虛擬貨幣購買“網絡礦機”
8月8日下午,西安警方接到群眾舉報,新城廣場附近的一個大樓,聚集了上百人,疑似在搞傳銷。
警方趕赴現場發現,這是一個網絡科技公司,2017年年初成立,通過招收相關業務人員,以派發傳單、熟人介紹、投放各類廣告等形式,宣傳投資購買所謂“網絡虛擬貨幣”。
現場有700多人,涉嫌進行網絡傳銷。民警立即控制了該公司的法人代表劉某、公司高層殷某,隨后前往該公司位于曲江新區的辦公地點進行清查,控制了36人。
三秦都市報記者了解到,所謂“獲得豐厚回報”的具體方式為:客戶用資金購買網絡虛擬貨幣,并用這種虛擬貨幣,在該公司通過網上虛擬交易的形式,購買“網絡礦機”。這種“網絡礦機”又能繼續生產虛擬貨幣,而生產出的虛擬貨幣,則可在網絡平臺交易,以獲得所謂利潤。
比如,先通過網絡傳播、客戶帶客戶等形式發展下線,每發展一個下線會員租賃“礦機”,推薦人會有“礦機租賃費用”的10%作為“獎勵”,每個人可推薦2名下線,可以往下推薦7層,以此類推,最上層推薦人可以拿到126人租賃“礦機費用”1%的“獎勵”的方法,進行針對全國的網絡傳銷。
西安警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與傳統傳銷方式相比,這種全新的傳銷手段,因其主要通過網絡傳銷,會員們只能通過該公司提供的平臺,進行網絡支付資金,而其整個交易方式,又模仿互聯網電子商務模式,作案手法更具隱蔽性。
每個新會員都得繳納“保證金”
8月4日,經開警方接到轄區某小區物業公司報警,稱小區一個出租房內,有疑似傳銷人員開會。警方核查后確認,這是一個傳銷組織的總窩點。
蘇某作為組織者,祝某等5人為主要骨干,以“民間互助理財合作項目”為由,誘騙參與者來到西安,采取交流、開會、分享并簽訂“民間資金互助合作保證金協議書”等方式,直接、間接發展下線,收取下線“保證金”,從中抽成獲利,參與人員達上千人,涉及內蒙古、山西等多個省市。
記者了解到,該傳銷組織共分五個級別,從低到高依次為:T(也叫“發展層”)、A、B、C1、C2。每個新會員入會時都必須繳納165000元或49800元兩種不等的“保證金”,加入所謂的“大盤“或“小盤”,再將新人繳納的保證金進行分配(該團伙將其稱為“崗位分配金”),從中獲利。
目前,6名團伙骨干成員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推薦他人入會可獲推薦獎
今年3月,西安警方發現一網站涉嫌傳銷活動,涉及多省,人數眾多。
4月20日,警方立案偵查,經過近四個月的努力,專案組確定了公司法人、股東、經理、網管、財務等6名涉案重點人員。
8月22日凌晨6點,130名警力集中行動,共查獲涉案人員22名,6名重點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凍結涉案賬戶37個、涉案資金622萬元,查明資產價值高達2174萬元。
經查,這家科技公司自2014年以來,開設網站、設置網上交易平臺,發展會員。參與人通過購買價值280元、1280元、3680元的商品獲取入會資格,推薦他人入會可獲取10%的推薦獎。
同時,該網站還設置分紅獎、領導獎、主動重消獎等獎勵模式,按照會員層級結構,分級獎勵,從事傳銷活動,傳銷參與人共涉及32個省、市、自治區,近2萬人。
首席記者宋雨通訊員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