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阿姨的涼皮店生意不錯  本報記者李宗華攝

  這幾天,西安一家涼皮店在網上火了,“賣餐飲的和公廁為鄰,據說一天還能賣300碗,看來這家涼皮店經營有訣竅?!庇芯W友如此評論。也有網友對涼皮店的衛生表示質疑。反駁者則稱,“廁所打掃干凈就可以了,許多飯店里也有廁所?!?/p>

  究竟這家涼皮店有什么經營秘訣?昨日,三秦都市報記者找到了這家位于明光路與鳳城二路十字附近的店面。

  涼皮店與公廁為鄰 生意沒影響

  記者看到,店鋪所在位置是一座獨棟二層小樓。小樓的最上方是一塊紅色的門頭,上面寫著涼皮店的經營種類,包括熱涼皮、菜夾饃、菜豆腐等吃食。公廁入口和店面大門朝同一個方向開著,上幾級臺階進去是涼皮店,從涼皮店入口進去下幾層臺階就是廁所。

  涼皮店店主是一對年近半百的中年夫婦。對于自家店突然在網上“火”了,老板娘楊阿姨有些不好意思?!拔叶荚谶@開了4年店了,周圍的市民一直在我家買米皮,最近怎么還有人發在網上了?”

  楊阿姨介紹,她這家熱涼皮店在西安已有22年歷史,前后換了三個地方開店,這里是最后一次搬來的地點。

  記者問她,為什么會選擇把店開在這里?店面搬來時樓下就有公廁嗎?有沒有考慮過生意會受影響?

  楊阿姨回答:“來的時候就是了,這公廁怕是有10年了。”

  說起選擇與公廁“為鄰”的初衷,楊阿姨稱,“這里以前就是個羊肉泡饃館,當時盤下來時根本就沒有考慮那么多,只覺得別人能開我也能開,更何況我這手藝好,來吃的大部分都是回頭客,我搬哪兒大家都會來吃的。其實大飯店、餐廳也有廁所,這沒有啥,很多顧客還覺得挺方便。”

  她向記者介紹,當初為了學這門手藝,她足足交了5000元的學費。

  “5000元放現在不多,但那是1996年的事。”楊阿姨說,她1995年來西安開店時,先賣的核桃饃,發現生意不好,就想改行賣熱米皮,可苦于技術不好,便專門回老家拜了一個當地有名的老人為師,“就靠這5000塊錢學費學到的手藝,我們兩口子供娃上學,還在西安成家立業,買了兩套房?!?/p>

  顧客點贊味道好 店里很衛生

  對于網上“一天輕松賣300碗”的說法,楊阿姨也表示認同。

  “我這店里主要是賣熱米皮,一天賣個300碗還是可以的?!睏畎⒁陶f,她和丈夫都是漢中人,熱米皮是漢中特色小吃,一般都是當早餐,但在西安,一天從早到晚都有人來吃。

  記者到店時還不到中午飯點,但客人絡繹不絕。見到記者采訪,不少人都點贊:“味道好,價格也公道,我們都是老顧客?!?/p>

  至于一些人質疑的衛生問題,記者觀察,有無公廁好像對店面并沒有什么影響,沒有任何異味。另外可能因公廁在負一樓的緣故,蒼蠅等也沒有看到。

  隨后,記者又下樓到公廁里查看,發現這里打掃得十分干凈,地面上幾乎沒有什么水漬,也沒什么味道。

  “西安不是在搞‘公廁革命’嗎,現在這個公廁是一天比一天干凈了,一直都有專人打掃呢。我們來這吃飯都覺得沒有啥,不影響。味道好就可以了?!痹诘昀锍燥埖哪贻p人小劉說。

  本報記者張晴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