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吳越等四人從咸陽市淳化縣涼武帝村的秦直道起點出發,打算策馬揚鞭穿越整條秦直道本報記者李宗華攝

  四位騎士昨日出發騎行秦直道 本報記者李宗華攝

  吳越的馬叫“吉祥”,這是他為這次出行特地選的坐騎。寓意一路平安,吉祥如意。這次出門,他要帶著三個兄弟騎馬穿越整條秦直道,從咸陽淳化一路到內蒙古包頭市,路程預計15天左右。“我們雖然都是馬術愛好者,但以前誰也沒有騎馬走過這么遠的路。再加上秦直道沿途很多地方地勢險惡,平安是最重要的,我這個隊長得操起這份心來。”

  昨日,在咸陽市淳化縣涼武帝村的秦直道起點,三秦都市報記者送別這四個打算策馬揚鞭追尋歷史足跡的西安漢子。

  夢想 策馬奔騰在“中國高速公路之祖”

  今年48歲的吳越是他們之中年齡最大、經驗最豐富的大哥,也是這次行動的隊長。

  騎馬穿越秦直道的想法,最開始就是他提出來的。“我從小愛騎馬,現在自己有個馬場,身邊聚集了一批志趣相投的朋友。去年夏天,我突然冒出來了這個念頭,給朋友們一說,大家興趣都很高。但很多人的時間不允許,這一年多來,我們每個人一邊調整各自的時間,一邊查資料做攻略,定到了現在才出發。”

  之所以會有騎馬穿越秦直道的念頭,吳越表示,愛馬的人大多有著一個“騎馬周游世界”的夢想,大都對遠距離野騎比較向往,他也不例外。權衡之后,他覺得秦直道最適合騎馬穿越。“秦直道被稱為‘中國高速公路之祖’,了解這條路的人不多,但它其實和萬里長城一樣,是秦朝時期留下的寶貴遺產之一。幾千年后,我們幾個秦人騎著馬去跑一次,這種感覺肯定非常棒。”

  準備 五人四馬一車組成穿越團隊

  想法初具雛形后,接下來就是漫長的準備期。

  “網上查不到騎馬穿越秦直道的任何資料,這就意味著,路上究竟是個什么情況,完全得靠我們自己去摸索。徒步穿越的攻略大都用不上,因為我們有4匹馬,沿途陡坡峭壁,馬有很多地方走不了。我們就必須得克服這些困難。”吳越他們定的路線是先從淳化到旬邑,再沿著子午嶺的山脊向北而行。“子午嶺是整個秦直道中最為難走的一段路,我們目前最大的擔憂就是如何順利穿過子午嶺。”

  原來,考慮到安全因素,同時也為了減輕馬匹的負擔,除了吳越、王鄭、王海超、趙培華四個馬術愛好者以及四匹馬之外,還有另一個朋友開著面包車跟隨,提供后勤保障及補給。“因為現在的秦直道遺跡有相當長的一段路都是人跡罕至,我們吃飯得在野外架鍋生火,睡覺也得支帳篷露營,還要給馬帶飼料、藥品,東西比較多。如果把這些行李都讓馬來馱,馬的負擔會更重,連續跑15天,它可能會吃不消。”吳越表示,“穿越子午嶺我們至少得三天,這個時候所有的負重都只能交給馬,路不好走不說,晚上可能還會有野獸出沒。”

  吳越拍了拍“吉祥”的頭,開始跟它“談心”。“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從秦直道進軍,殺得敵人聞風喪膽。漢元帝時,王昭君被送入宮,竟寧元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親,昭君自愿請行,遠嫁匈奴,從長安出發,經秦直道北行。”他向記者解釋,“這幾天,我一有空就給‘吉祥’講秦直道的故事,講一路上的美景和吃不完的青草。出門后,我們可全都得靠它們了。這場穿越,對于我們來說,不只是為完成自己騎馬浪跡天涯的夢想,更像是在追尋千年的歷史足跡。”

  首席記者張晴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