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演員,是曹西安多年的愿望。但是,當這一天真正到來時,這個人到中年的膠片沖印師,還是感到一絲不安。第一次試鏡時,他模仿明星念臺詞,剛念完第一段,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所有臺詞都要練習無數遍
2006年,曹西安37歲。隨著數碼相機的興起,他開的膠片沖印店,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他覺得前途渺茫,心心念念想著改行。
可是怎么改?他完全沒譜。一次,朋友推薦他參加一個廣告試鏡,5個人里,曹西安脫穎而出。
他接觸過很多演員、劇場,對電影的拍攝制作流程,亦十分熟悉。試鏡之后,他開始參演一些本地的短劇、廣告片和微電影。
戲里戲外,五味人生。為了塑造好一個角色,他在不同劇組之間磨煉演技,感受這些角色身上的戲劇特點,所有的臺詞都要練習無數遍。
“每一個細節都在自己腦海里琢磨,想著要把臺詞、動作配合起來,對著鏡子看嘴型、看表情。”昨天,曹西安當著三秦都市報記者的面,念了一段電影《白鹿原》中,他飾演的楊排長的臺詞,剛柔相濟、陰陽相攜、架勢十足。
遇到吃不透的劇本,他就跑去問導演,問比他小很多的演員。
他的處女作,是電視劇《金德望和他的兒女們》,曹西安飾演男一號。
2007年,電視劇《闖關東》劇組找到曹西安。這部劇里,曹西安雖然只當群眾演員,但是讓他真正了解了一名演員應該具備的本色和素質。
為演《白鹿原》學說河南話
“當時有一場淘金的戲,下雪的天氣,河里還沒有完全結冰,我的戲是要去河里洗金。”曹西安并不知道,這么冷的天氣,得先按摩腿再下河。拍完之后,他的腿落下了病根,“現在想起來雖然苦,但是依然覺得很高興。”
在可遇而不可求的等待中,曹西安等到了電影《白鹿原》。他飾演楊排長,在4分多鐘的時間里,將這個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為了這4分多鐘,他專門學了河南話,并且將小說《白鹿原》看了整整3遍。
這部劇和后來的《滿倉進城》,成為曹西安演員生涯的兩座里程碑,“我不是科班出身,完全是靠著勤奮自學的。”曹西安說,他對于出名沒有太迫切的渴望,但是堅信,只要心懷夢想,腳踏實地,總有“守得云開見月明”這天。
本報記者宋雨實習生趙一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