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日子,大家共分享!修鞋老板打出招牌,免費傳授皮具護理的技能,還管飯。此外,凡是小孩子修鞋,從不收費。這背后有著怎樣溫暖的故事?
免費傳授皮具護理手藝還管飯
在西安市東門外東方星苑C座東邊的小巷子里,有一家羲彤皮具護理店,走進門,鞋架上擺滿鞋,架子上掛著皮衣。最顯眼的是一張“敬告”海報,“轉過身,伸出手,拉一把徘徊在小康門外的貧困者!好時代,好日子,大家共分享。”
看到記者的疑惑,69歲的店老板立青(化名)笑道,他是手藝人,會修鞋、護理皮具,希望免費傳授手藝,“有基層單位認可的貧困者,來本店免費學習皮具護理的技能,吃飯免費,住宿暫時有難度,每期3人,學會為止。”
“一句話幫一個家!”這是立青掛在嘴邊的話,此告示從2015年他在西安扎根開店時就已經張貼出去了。“我一天平均能掙200元。”立青說,學徒兩個月就可以學會,自己對學徒的年齡、性別等沒有什么要求,只要求品行良好,賭博者和虐待父母的不收。
給小孩修鞋從不收錢
“師傅,我的鞋能取不?”郭女士問。立青師傅拿著鞋子,梳理完絨皮之后上色定色,一雙嶄新的鞋子出現在郭女士面前,“師傅人可好了。”經常來這里給鞋美容的郭女士試了試鞋,表示很滿意。
正說著,進來一位先生。“師傅,我這鞋裂開了。”“沒問題,給你粘好。”“你用的是什么膠水?”“我這膠水貴得很,幾百塊一桶!”把鞋子粘好后,還免費幫顧客給帶子上打了兩個孔,用立青的話說,就是不計成本要把活干好。
一位父親帶著一個小女孩走進店里,“爺爺,我的鞋好了嗎?”小女孩指著粉色的運動鞋。“好了,爺爺給你拿。”對方要付錢時,被立青拒絕了,“說好的,小孩子的鞋不收錢的。”因為自己孩子的原因,立青給小孩修鞋從不收錢。
聊了很久,他最后說,自己和三秦都市報有緣。在他珍藏的報紙中,有一份是2016年的《三秦都市報》,報道的“益起過中秋”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他捐款1000元,留了立青二字,不愿留真名和電話。“我只是想伸手拉他們一把,窮日子不好過。”立青說。
落難時受人幫助如今傳遞愛心
立青是山東人,之前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2005年,災難從天而降,兒子確診白血病,他放棄海鮮生意,帶著妻兒四處奔走求醫。
“當時,有位美國人還給我捐錢了。”有大學生把孩子的事翻譯成英文發布出去,正好“伯納德”來北京出差,看到消息后就給他匯款了……盡管得到多方幫助,但是,兒子因病離開人世。
為了還債,他去過化工廠、挖過礦,可四處奔波并沒有使家庭情況改變多少。后來,他聯系到當地日報社想學習一技之長,由此得到了學習皮具護理的機會。
2015年,他來到西安,盤店面時自己只有1萬元,可是店面的轉讓費就要1.5萬,房租還要5千,原店主蔣師傅得知情況后立即答應了。“蔣師傅是個好人,他一直想著要找人來學習這門手藝。”立青說,為了感謝蔣師傅對自己的幫助,他從開店的那天起就對外公告免費招人傳授手藝。“我現在干了兩年,把欠的錢都還了。”昨日,立青說,自己窮過,知道那種體會,也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