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官寨遺址廟底溝文化墓地發掘區航拍圖(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本報訊(記者趙爭耀)11月9日,記者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楊官寨遺址再獲重要考古發現,首現廟底溝文化大型成人墓地。專家認為,該遺址所呈現的廟底溝時期關中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聚落的都邑性質,或將西安建城史、建都史提前到距今約5500年前。

  楊官寨遺址位于涇渭交匯處西北約4公里的涇河北岸一級階地上,是關中地區仰韶中晚期的一處特大型中心聚落遺址,自發現至今一直廣受關注。2015年冬,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該遺址東部區域開展考古發掘工作時,再次取得重要收獲,揭示出一片基本保存完整的廟底溝文化時期的大型成人墓地,這也是國內首次發現并確認的廟底溝文化大型墓地。

  據考古隊領隊楊利平介紹,墓地位于遺址環壕聚落東部,總面積近9萬平方米,目前實際發掘面積約3800平方米,已發現廟底溝時期墓葬300余座,墓地內墓葬分布十分密集,初步保守估計,墓葬總數超2000座,規??涨?。

  眾所周知,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在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中扮演的作用不言而喻,其中最早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

  然而,通過近年來考古人員在楊官寨遺址開展的考古發掘工作,已經基本理清了該遺址的整體布局結構,在該遺址范圍內發現建造有大型環壕的廟底溝文化聚落、兩側成層擺放大量陶器的西門址、環壕內部疑似堆土跡象、聚落中央的人工水利設施等,加上本次發現的東區大型普通居民公共墓地,無疑勾勒出了一個早期城市的雛形。下一步,考古隊還要探尋西門址外可能對應的高等級貴族墓地、東區墓地可能對應的東門遺跡和聚落內部中央大道,如果這些推論都能得到證實,那么楊官寨遺址作為廟底溝時期關中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聚落的都邑性質必將展現無疑。如此一來,西安的建城史、建都史或可提前至約5500年前的廟底溝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