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家村里年味濃
從春節假期截止到正月初十,袁家村每天都有10萬以上的人流量,最多的一天游客接近20萬人次,單日旅游綜合收入直奔600萬元。
近年來,袁家村已成為全國鄉村旅游發展典范,年旅游收入過10億。一個只有286位村民的關中農村,卻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4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中國十大最有魅力休閑鄉村”等殊榮,吸引了學習團隊來取經。2月25日,記者來到袁家村,探訪袁家村火爆的背后原因。
“取經團”袁家村里學“真經”
一進村,記者就遇上了熱鬧的“社火”表演,高蹺芯子、舞龍、耍獅子、鑼鼓隊、扭秧歌等上百人的隊伍浩浩蕩蕩走過來。此時,韓城市副市長王輝正帶領學習團隊進行現場考察,禮泉縣委常委、副縣長崔恒和袁家村村委會主任郭俊武一邊走一邊給大家介紹情況。
王輝向記者表示,袁家村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很多,成功的原因就是發展思路很接地氣,回歸了旅游的本質,解決好了農民的問題,激發了老百姓的積極性,把握準了旅游產業發展的市場化模式和定位。
致富不忘鄉鄰 解決貧困戶就業
郭俊武介紹,業態豐富、產品多樣、結構合理、準確定位、嚴格把關、互動參與、趣味體驗等特點,成為袁家村制勝的法寶。壯大集體經濟,激發老百姓的積極性是關鍵。今年春節,村子單日旅游綜合收入接近600萬元,最多一天接待游客20萬人次。收假僅僅4天,就接待了全國各地包括甘肅、河南、湖北、山西、四川等6個省的20多個考察團,和前來學習的政府組織的旅游行業代表團。
通過11年的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規模空前壯大。在致富的同時不忘鄉鄰,實行“示范引領,一村帶十村”的思路,采取“公司+貧困戶”的扶持手段,成立陜西省禮泉縣關中民俗文化公司,帶領周邊村100戶貧困群眾入股,為貧困群眾無償提供攤點80余處,解決了28個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未來新目標 創建5A景區
11天袁家村接待游客近150萬人次,酸奶門店最高單日銷售20多萬元,醪糟門店年收入170萬元,辣子采購原料一年需要上千萬。用工超過3000人,帶動了當地周邊萬余人致富就業。
崔恒說,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袁家村在興村旅游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下一步,將對袁家村、昭陵博物館、現代農業觀光產業等優質資源進行整合,聯合創建5A景區,將文化瑰寶和現代文明、鄉村旅游、農業采摘觀光等業態結合起來,融合發展,優勢互補,共享客源。
本報記者馬秀紅
新春走基層 旅游看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