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咋”這個詞被用的頻率極高,但是達到的效果卻大有不同。今天我們全媒體記者采訪到的這件事就讓覺得哭笑不得。
今天早上,一個小伙子報警說,他突然被人糊了一臉的面條兒,到底是咋回事兒呢?我們《都市快報》全媒體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了解。

小王:我出名?雖然你姓張我姓王,但這是咱倆的事兒,都在這個網吧上網,而且還坐相鄰的座位,就是要出名,那也跑不了你,蹦不了我,咱就給警察、記者說道說道我身上這面條兒是咋來的吧。

原來小張叫了一份飯,正準備吃。這個時候,小王的朋友和小王閑聊說餓了,正戴耳機的小王說,他剛好想上廁所,就開玩笑地對朋友說,他想拉。誰想,這話,被小張聽到了。

小王:我就給我朋友那樣說呢,沒看見你叫飯了。
小張:你戴耳機,你把眼睛沒蒙著啊。
就為這事兒,當時倆人的嘴是誰也沒饒誰,爭吵上手的過程都被網吧的監控一一記錄。

小張:他說咋,你還想打我,我說我打你干啥。
之后兩人也沒有進一步的肢體沖突,可接下來雙方斗嘴卻斗出了火。
小張:我說我跟你不喊了,我吃飯呀。
小王:我說我拉呀。

一來一回的斗嘴,簡直火上澆油,兩人的戰火一觸即發。小張就順手將點的一碗面潑到了小王臉上。
小張:我把飯給潑他臉上了。
小王:我眼窩這會兒燒很燒很燒很。。。。。

結果被倒了一身面條兒的小王報了警,隨后民警對這事兒做出了調解。你說,芝麻大點事,要是當初兩個人彼此忍讓一下也就沒這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