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安義務教育招生政策 新落戶與原戶籍子女同等待遇

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張瑞回答記者提問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張瑞回答記者提問

  昨日,西安市教育局公布了今年義務教育招生政策,公辦學校繼續堅持免試就近入學,按照學區劃分范圍招生。公辦小學初中的學區劃分情況,將于5月22日12時由各區縣教育部門在各區縣政府網站公布。

  公辦初中小學學區如何劃分

  公辦小學、初中學校學區的劃分,由區縣教育局根據區域內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和分布狀況,確定和調整轄區內公辦小學和初中的招生范圍與人數,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堅持“網絡化、全覆蓋、無盲區、便利性”的原則合理劃分學區。

  同一學區錄取有先后順序嗎

  學區劃分后,根據學校招生規模,按照“戶籍登記為主、住房登記為輔、就業經營補充”的原則,明確入學登記和錄取程序。首先安排本轄區內戶籍和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在本轄區統籌安排其他情況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特別要說明的是,鑒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學校布局具有不均勻、街區形狀不規則等實際情況,就近入學并不意味著直線距離最近入學。

  公辦小學初中新生入學有啥要求

  凡年滿6周歲,即2012年8月31日(含)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攜帶戶口簿和兒童《預防接種證》到學區學校登記入學。要在戶籍所在地就讀初中的學生,持戶口簿、學生學籍檔案和畢業生登記表登記入學;未在戶籍所在地學區小學就讀的學生,如申請升入戶籍所在學區初中,持戶口簿、畢業生登記表和小學畢業相關資料,由區縣教育局統一受理審核,根據學區劃分并結合區域內初中學校容納學生情況統籌安排就學。

  非本區縣戶籍新生入學,符合西安義務教育政策規定準入條件(烈士、留學歸國創業人員子女等12大類人群)的適齡兒童、少年,尤其家長和法定監護人,在規定時間和要求到居住地區縣教育局指定地點辦理入學。

  新落戶西安人口子女怎樣入學

  新落戶西安人口子女與原戶籍人口子女享受同等待遇。按照《西安市2018年新落戶人口適齡子女就學實施辦法》,屬于家庭戶籍的,按照學區劃分范圍“免試就近”入學;屬于集體戶籍的,由戶籍所在地行政區教育局和開發區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學位情況相對就近統籌安排入學。確保所有新落戶人口適齡子女及時接受教育。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咋就讀

  進城務工人員界定為非西安市戶籍并取得西安市居住證的人員;周至縣、藍田縣、鄠邑區戶籍到主城區合法穩定居住的務工人員。

  同時規定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和灃東新城、國際港務區戶籍的交叉務工人員,其子女在戶籍所在地按學區登記入學。

  符合規定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讀要審核“四證”,由區縣教育局審核后統籌安排,公辦學校資源不足的,區縣教育局可統籌安排進入接受政府委托的民辦學校就讀。

  四證分別是:隨遷子女父母雙方的西安市居住證或在西安市合法穩定居住證明;隨遷子女與父母同一戶籍的戶口簿及父母身份證;隨遷子女父母雙方合法真實有效的勞動務工合同或工商營業執照;戶籍所在地政府街道辦或鄉鎮以上政府開具的當地無監護條件的學生流出證明。

  高層次引進人才子女如何入學

  按照《西安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實施辦法》,西安市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適齡子女,就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堅持“免試就近”原則,其中A類人才子女入學,可在全市范圍內一次性選擇一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就讀。

  B、C類人才子女入學,可選擇在其父母房產所在地、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學區學校就讀。

  D類人才子女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辦理。

  公租房承租人子女如何入學

  公租房(合同期內)承租人適齡子女入學,由居住地區教育局按政策分類統籌安排。其中廉租房(合同期內)承租人適齡子女入學,由居住地區縣教育局統籌安排。

  另外,西咸新區戶籍適齡兒童和少年,仍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西安和咸陽兩市負責原行政區域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西安市教育局同時要求做好烈士子女、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傷殘警察子女及其他優撫對象子女的入學。

  義務教育怎樣收費

  對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民辦學校執行物價部門批準的收費標準,不得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嚴禁跨學期收費。

  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政策規定項目和標準以外的費用。文/圖本報記者張彥剛

  (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