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秦都市報

  “孩子今年上哪個學校?”“入學需要準備什么資料?”5月22日12時,西安2018年義務段學區劃分公布,家長們可登錄各區縣政府網站詳細查看。記者采訪觀察對比發現,今年學區劃分總體上基本維持不變,部分區縣因有新建學校投用和教育資源整合,略有調整。家長對學區劃分仍有疑問,可咨詢各區縣教育局入學咨詢電話。 

  多數保持穩定 部分新校招生劃定學區范圍 

  今年各區縣學區劃分有什么變化? 

  記者對比采訪了部分區縣教育部門和學校發現,多數學校學區較往年保持穩定,同時由于西安市城市建設及城市改造腳步的加快,今年有一些新建學校投入使用,比如說,在蓮湖區今年秋季開學招生的小學數量由去年的40所增加至41所,西安遠東實驗小學的建成使用,將給棗園西路以北,西戶鐵路專線以東、隴海鐵路以南、漢城北路以西區域內蓮湖區戶籍常住居民戶的適齡兒童入學帶來方便。 

  雁塔區新增加兩所新學校,一是服務新開門南路以東,繞城高速以南,長鳴路以西,雁塔區與長安區行政區域交界處以北,曲江新區范圍內由曲江新區開發建設的商住小區的西安市曲江第四小學。另一個是服務英發寨、雷家寨、賀家寨,鴻錦城小區的雁塔區翠華路小學鴻錦城分校(暫定名),極大方便了周圍居民子女的就讀。 

  在長安區,長安二小今年調整擴大了學區服務范圍,去年學區范圍為茅坡社區居住的原茅坡村村民子女,今年調整為茅坡社區居住的原茅坡村村民子女,茅坡路以東、西部大道以南、府東一路社區以西、西長安街以北戶籍子女,解決了更多附近居民子女入學問題。 

  實施名校+工程 部分學校名稱調整 

  同時伴隨著一些區縣學校教育資源的整合和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相關措施的實施,伴隨著實行集團化辦學或“名校+工程”改革的深入,相關學校在學區服務范圍不改變的情況下,部分學校名稱發生變化,比如新城區,明欣小學在新的學區劃分公示中,由于實施了“名校+工程”后,以后宰門小學明欣分校的名稱呈現,家長在了解相關學區情況時,應對這一背景有所了解。在碑林區,原安東街小學與太乙路小學整合,在原來安東街小學地址上新成立碑林區實驗小學。 

  戶籍在西安 怎么按學區給孩子報名 

  學區公布不久記者發現,部分區縣教育局的咨詢電話成為熱線,不少家長針對學生入學提出了問題,對于西安戶籍子女入學問題,西安市教育局明確,義務段小學、初中入學工作堅持“按照學區、學校登記、區縣審查、派位到生、全部入學、公示公告”的基本規定實施。本區縣戶籍新生入學如下:小學:凡年滿6周歲(2012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依據戶口簿和兒童《預防接種證》登記入學。初中:依據戶口簿、《學生學籍檔案》和《畢業生登記表》登記入學;未在西安市小學就讀且具有西安市戶籍,需回西安市就讀初中的小學畢業生,持戶口簿、《畢業生登記表》和小學畢業相關資料,到戶籍所在地學區對應初中登記。 

  6月上、中旬適齡兒童、少年家長到戶籍所在地區縣教育局劃定的學區學校登記,6月下旬,區縣教育局、學校審核派位,填寫《西安市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7月15日前發放入學通知書。 

  戶籍在長安區住在碑林區 能否在碑林區上學 

  今年西安市義務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政策規定,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和灃東新城、國際港務區戶籍的交叉務工人員,其子女在原戶籍所在地按學區登記入學。 

  被民辦小升初錄取還能回公辦學校就讀嗎 

  對于這一問題,西安市教育管理部門的回答是:“被民辦學校錄取的學生,將被視為自愿放棄學區內公辦學校的資格。”所以家長和學生在選擇參與民辦“小升初”時一定要慎重選擇。 

  對于參加了民辦“小升初”選拔,而未被民辦初中錄取的孩子的就學,西安今年入學政策明確,這類學生將按照今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的政策規定入學,西安市保障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公辦學位,確保每個孩子都有學上。 

  本報記者張彥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