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陜西都市快報

  最近是手足口病的多發期

  提醒家中有小朋友的父母

  可一定要多留點心

  這不

  西安市南郊有一個幼兒園里

  有孩子就中招了

  幼兒園多幼兒不適

  數人確診染手足口病

  家長1:“我的孩子是上周三發現身體不適,當時醫生會診是皰疹。”

  家長2:“我的小孩是6月30號晚上開始發燒的,之后就吃什么都吐,醫院診斷的是皰疹性咽峽炎。”

  這兩位家長的孩子,同為自西安市南郊長儀路上這家名為瑞園的幼兒園中二班學生。她們告訴記者,出狀況的,還不止這倆孩子。

  孩子家長告訴記者,他們發現家長群里有很多人,都開始在說孩子出現了相同的問題。

  家長:“星期天的晚上,家長群里面才有人開始說,他娃發燒,已經住院了,確診是手足口病,然后家長群里面就開始爆發了,一出來出來十幾個人,都說他們孩子發燒了,我怎么一聽那個病癥,跟我娃差不多。”

  嚴重者甚至下病危通知

  家長質疑學校未及時告知

  從瑞園幼兒園中二班家長群里的信息記者看到,至少有近十個孩子,就在近一周內,集中出現發燒、皰疹等情況。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的結果,經過后續治療,有孩子被確診為手足口病。

  
家長說,到兒童醫院之后,兒童醫院確診的是手足口重癥, 而且合并腦炎。

  幾天內,群里患病孩子的數量還在增加。7月3日晚上九點左右,記者光是在幼兒園附近的祈康醫院,就見到了三名患病的孩子。而在兒童醫院,甚至有嚴重者,一度被下了病危通知書。經過家長確認,所有這些孩子,都是來自瑞園幼兒園中二班。自然而然,家長們把目光都投向了孩子所在的瑞園幼兒園。

  家長:“我覺得所有這些孩子挨的每一針,都是學校耽擱出來的,在家長群里面有人反映,小班早就已經發現手足口病的確診病例了,第一個病例出來的時候,就沒有給家長通知。”

  另一位家長:“我現在心里非常難受,非常非常難受,我現在不能說, 我一說這個事情我就……”

而在群里的消息中,有家長寫道,小班老師讓家長不要說出幼兒園名字。而在群里的消息中,有家長寫道,小班老師讓家長不要說出幼兒園名字。

  家長:“我覺得這個隱瞞不給家長說的行為非常惡劣,我主要就對這點非常生氣。”

  家長:“一直在開園,我們同事的小孩還在那個學校上著呢,他們說每天都在上學。”

  校方回應稱及時上報

  對人數老師園長說法不一

  那感染手足口病的究竟還有多少孩子,學校又是作何處理的呢?7月4日早上8點,記者來到了長儀路上這家瑞園幼兒園。在大門口記者發現,仍然偶爾有學生模樣的孩子進入。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早在昨天下午,幼兒園已經全園放假。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早在昨天下午,幼兒園已經全園放假。

  幼兒園老師:“昨天放的假,我們總園今天有個會,放假前給老師培訓。 ”

  記者:“但我剛看到有小孩進去了。”  

  老師:“那是取東西。”

  幼兒園工作人員強調,這事他們處理得當,并沒有瞞報家長。不過當記者問起具體的患病兒童人數時,幾位老師說法不一。

  老師:“ 孩子這邊的手足口,你去看病了以后,防疫部門都會有登記。 ”

  記者:“那你們園是不是有?”  

  老師:“有,有了以后,我們接到防疫部門包括我們自己發現的,我們都會給人家上報的。”

  記者:“有幾個?”  

  記者:“我們目前園長還沒過來,園長過來給你細說。”

  
記者隨后又采訪了另一位老師。

  記者:“你們給防疫站通報了嗎 ?” 

  老師 :“報了 教育局也報了,疾控中心都報了,

  記者:“大概有多少小孩?” 

  老師:“六個。”

  
采訪中,這個幼兒園一位負責人趕到了現場。面對家長的質疑,她表示,還應該以官方數據為準。

  園長:“家長的質疑,你也知道的 。。。 我們是以官網上報的為準,目前官網上報的是兩例,我們跟疾控中心,包括街辦一系列整個都上報了。”

  目前,幼兒園已經徹底放假清園。患病兒童以及一些疑似病例,仍在西安市兒童醫院,祈康醫院等醫院住院治療。

  西安市教育局辦公室關于切實做好幼兒園、中小學校手足口病預防工作的緊急通知中提到:

  各幼兒園、中小學要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追查與登記制度,及時發現和報告病例。一旦發現兒童有手足口病癥狀(如發熱、皮疹、口腔潰瘍等),要采取及時送診就醫、居家休息等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并依照有關規定報告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區縣教育局,直屬幼兒園、學校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上報轄區衛生局、教育局。

  各區縣教育局要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疫情處置工作,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要根據衛生部門提出的風險評估建議,經報請當地人民政府批準,適時采取局部、暫時的關停措施,防止疫情擴散和蔓延。對于發生手足口病疫情報告不及時,瞞報、漏報、誤報的,要依法查處直接責任人并追究有關領導責任。

  目前,轄區的教育及衛生部門,已經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