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西安市蓮湖區李先生家溫度已經達到20℃。 本報記者 陳飛波 攝昨日,西安市蓮湖區李先生家溫度已經達到20℃。 本報記者 陳飛波 攝
張老先生家的溫度計顯示室溫為15℃張老先生家的溫度計顯示室溫為15℃

  室溫不低于18℃,你家暖氣溫度達標了嗎?供暖首日本報派出四路記者,分別來到西安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四個區域,手持溫度計入戶測量暖氣溫度,從15℃到20℃,供熱冷熱不均的現狀,不僅考驗著市民的耐心,也考驗著各供熱企業的供熱能力和服務……

  省質監局家屬院

  業主委員會和物業都很著急

  “暖氣不暖,家里只有16℃,不知道咋回事?”家住咸寧西路附近的省質監局家屬院的業主李先生很郁悶,暖氣費早都繳了,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可熱力公司卻沒有及時兌現供暖承諾。

  對此,小區業主委員會的相關人士也向記者訴苦道,家里冷冰冰的,很多業主都來討說法,他們也著急。物業辦相關負責人稱,14日熱力公司供到小區交換站的溫度還可以,但是15日卻一下子降了許多,所以業主家里的溫度不達標。他們也很苦惱,都比較著急,一直想辦法協調,熱力公司說是在調試。記者多次撥打熱力公司客服,一直顯示“話務員忙請稍后再撥”。

  雅逸花園

  老人在家穿著4件衣服

  “你看我身上,上身穿了四件衣服,下面還有三條褲子,家里這溫度真讓人受不了。”昨日上午,在西安市創新路上的雅逸花園小區,業主王老太太一邊數著身上的衣物,一邊無奈地說。

  王老太太今年73歲,因為不久前剛病愈出院,加上年齡大了,暖氣對于她來說,不可缺少,可昨日家中的暖氣溫度卻讓她很失望,無奈之下只能開啟空調取暖。

  王老太太說,昨日上午家里廚房水槽下的暖氣管道摸上去是溫的,沒有一點熱乎勁。

  在同小區的張老先生家,兩臺溫度計說明了問題,客廳的掛鐘上有一臺電子溫度計,昨日上午10:30,該溫度計顯示室溫為16.4℃,與此同時,臥室內的另一臺溫度計上顯示的室溫為15℃。

  與王老太太一樣,今年65歲的張老先生在家也是穿著4件衣服。

  天朗萊茵小城

  在家穿著羽絨服開著“小太陽”

  昨日上午,家住西安市昆明路天朗萊茵小城的張女士坐在客廳中,上身穿著羽絨服,不遠處還開著一臺“小太陽”電暖器。“不穿厚點不行,家里的暖氣一點熱乎勁都沒有。”張女士說。

  在張女士家中的臥室里,一臺溫度計顯示的室溫為16℃,因為小區采用的是地輻熱,張女士昨日上午專門脫掉鞋子,光著腳站在地板上試了下溫度。“當時我剛從外面買菜回來,腳都是冰涼的,但站在地板上感覺不到熱乎勁,暖氣如果達標,不應該是這樣的感覺。”張女士說,去年小區的暖氣供的就不好,熱電陽光熱力公司還在小區中貼了通知,稱天然氣壓力不夠,但整個供暖季也沒解決。

  同小區的孫女士說,她家的暖氣溫度一樣差強人意。“物業說頭天就把暖氣閥門打開了,但是下午回家的時候,家里還是感覺冷,前幾年供暖季暖氣也不熱。”孫女士說。

  陜鋼家屬院

  一起來  暖氣片熱得燙手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位于經二路陜鋼家屬院14號樓一樓的一位住戶家,開門的是72歲的張老先生,一進門就感受到陣陣暖意。此時正值午飯時間,老兩口穿著涼拖鞋、毛衫坐在客廳吃飯。

  等記者說明來意后,老人說,這個小區是市政集中供暖,13號暖氣片就開始熱了,14號溫度就慢慢升起來了,早上一起來,暖氣片熱得燙手。“來來,你摸摸暖氣片就知道了。”在老人的指引下,記者伸手試了一下客廳窗戶下的一組暖氣片,溫度確實燙手。

  張老先生告訴記者,他家位于小區的西南角。“原來的房子建筑格局是客廳小,所以聚熱,你看我穿的這樣,這會客廳溫度應該在20℃以上。”說著話,老人轉身拿出溫度計,放在客廳的小桌上,溫度計顯示為22℃。

  香檳國際城

  暖氣棒棒噠  老人孩子樂開懷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驅車來到位于西安市北郊東風路上的香檳國際城小區,走進小區一期的院落,記者與幾位正在院落中休閑的居民交談,當說到家中的暖氣情況時,家住小區五號樓和八號樓的兩位居民對記者說:“暖氣來了,整體是熱的,進入室內總體感覺還行。”

  為一看究竟,經業主允許,記者來到5號樓25樓的李先生家實地了解情況。進入李先生的家門,李先生的母親與2歲多的女兒正在客廳看電視。

  業主李先生說,他們居住的小區屬于市政集中供暖的小區,使用地輻熱供暖,入住三年了,第一年供暖季開始時,由于供暖效果不好,曾經有住戶向物業提意見,甚至通過新聞媒體投訴,后來小區供暖相關問題妥善解決后,從去年開始小區供暖基本正常,業主提意見的比往年少了很多,去年供暖開始后,感覺到了室溫逐步上升的過程,最好時達到25℃左右。

  李先生說,小區今年供暖是按照每月每平方米5.8元的集中供熱價格收取的取暖費,在11月12日,物業就在電梯間貼上告示,通知業主13日開始暖氣入戶,要求家中留人防止戶內漏水,15日準時開始供暖。14日夜間觀察自家的供熱管,發現管子內熱水開始流動。15日早起床后測量室內溫度在21℃左右,一家人穿一件薄毛衣在家,不感覺冷。

  記者撫摸李先生家的地板感覺有些溫熱,在廚房櫥柜后的地暖進氣管道處記者使用隨身攜帶的溫度計實際測量室內溫度在20℃左右,這與李先生家鐘表上攜帶的溫度計測量結果基本一致。李先生說,剛才家中在開窗換氣晾衣服,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溫度可能會更高一些。供暖首日,一家人夜間蓋一床棉被可以安然入睡,房間沒有感到干燥,整體情況還行,希望這種情況能保持下去,讓一家人在這個冬天溫暖過冬。

  明德門小區

  暖氣供上了 襪子干得快

  下午時分,天空飄著雨,走進南郊明德門小區馬女士的家中,一股暖流撲面而來,由于室內外溫差大,記者的眼鏡片有些模糊。

  “好暖和!”記者用手摸了摸客廳的暖氣片,熱熱的。馬女士笑道,雖然15日是市政集中供暖首日,但是,她們家頭一天就感到暖意了,15日室內溫度已超過18℃。“前幾天不是降溫就是降雨,家住一樓,陰冷潮濕,洗了的衣服幾天都干不了。”馬女士指著暖氣片不遠處的凳子上搭的襪子說,14日晚上洗了15日早上起來,襪子都干了,在家里不需要像前幾天那樣穿羽絨服了,兒子在家穿個睡衣就行,她有時候會另外套個薄馬甲。

  采訪時,記者穿著羽絨服感覺有點熱,用溫度計測量了一下客廳溫度,顯示21.8℃。

  華洲城熙悅都小區

  物業拒絕采訪 熱力公司在調試

  “說是市政集中供暖15日0時溫度達標,現在都11點多了,家里還是冷冰冰的!”“怎么回事啊?為啥暖氣還沒有來?”“管子都爆裂了,你們都不管”……15日11時許,記者來到大寨路185號華洲城熙悅都小區物業服務中心,近10位業主你一言我一語,向物業討說法,并不斷有業主前來咨詢。

  看到記者來采訪,業主們立即上前訴苦。72歲的石先生說,這么冷的天,家里的暖氣不暖,還有小孩,怎么能受得了?“眼看著‘火燒眉毛’了才開始試水,13日試水,我家管子裂了,物業說來修一直沒來。”尚先生氣憤地問,現在怎么辦?

  陜西華誠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該小區物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小區屬于市政集中供暖,由西安熱電陽光熱力有限公司供熱,對方說是在調試,升溫得有一個緩慢地過程。

  當記者出示記者證就此采訪時,一位工作人員卻表示,她個人不接受媒體采訪。記者問及現場五六位身著工服的工作人員,對方均不應聲,并表示領導不在。

  此時,熱電陽光熱力公司的工人們來到物業服務中心,只說了句正在檢修調試中,其他的不愿意再說。

  “說是0點達標,早干嘛去了?現在才調試?”寧女士生氣地說,她在小區外面租了房子,就盼望著新房今年入住時有暖氣,早日住進來,可是屋內冷冰冰的,水管都是涼的。她翻著小區業主群里大家發的家中的溫度照片,有的是14℃,有的是15℃。隨后,記者來到寧女士家,用手摸了摸地面,感受不到溫暖。由于是中午,室溫在17℃。

  文/圖 首席記者 姬娜 

  記者 白圩瓏 張彥剛 鄭伊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