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西安市“奮斗新時代 闊步新征程”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新城專場舉行,新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征對70年來新城區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的成就作了介紹,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齊海兵,副區長、幸福路管委會副主任鄧曉東參加了發布會,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經濟發展 實現歷史性飛躍
70年來,新城區經濟發展實現歷史性飛躍,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650.64億元,比1983年增長1083倍,人均生產總值增長686倍;城區環境實現本質性蛻變,公用設施建設快速發展,149條主次道路互聯互通,四條地鐵線路貫穿全域,水電氣暖網等基礎設施實現全覆蓋;自2007年啟動城棚改以來,先后完成12個城中村和15個棚戶區改造,5.8萬余名群眾迎來新生活,城區面貌煥然一新。
緊抓招商引資“一號工程”
在招商引資方面,牢固樹立“項目為王、項目為先”理念,構建“項目四聯抓,督考四聯評”項目建設新機制,投資200億元的幸福林帶建設工程成為西安新地標,火車站北廣場改擴建等大項目落地實施。緊抓招商引資“一號工程”,聚焦世界500強、行業100強,先后引進愛琴海購物公園、傳化智聯西北運營中心等50億級項目7個,引進中建交通建設集團西北總部等知名企業25家;推行“金牌店小二”20條標準,在全省首推“96100行政效能指數”,“投資在新城、處處是綠燈”成為普遍共識,今年上半年,新登記市場主體同比增長700%,排名全市第一。
下“繡花”功夫 抓城市管理
以“愛干凈、住新城”為目標,下“繡花”功夫,精心、精準、精致抓城市管理,在全市率先實施“路長制”“院長制”“所長制”延伸至背街小巷和居民院落;堅持普惠民生,以3230戶低保戶為重點,創新實施“美居、美心、美程”等“美字”系列行動,為困難群眾牢牢兜住底線;創新推進“名校+”工程,組建“名校+”共同體65個,把好學校辦在孩子家門口,成立“家庭醫生工作室”20個,群眾就醫更加方便;在全省首創“平安地圖”,“互聯網+社會治理”引領智慧城區建設。
幸福林帶 2020年底主體完工
幸福林帶是西安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林帶工程有“三最”,即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工程,全國最大的城市林帶,全市最大的生態、民生和市政綜合工程。
幸福林帶工程建設周期四年,2016年正式啟動建設,2020年底主體完工,計劃2021年完成內裝及招商后對外展示。林帶項目建設主要包括地上景觀、地下空間、綜合管廊、地鐵配套和市政道路五項內容。截至目前,地下空間主體結構完成65%;綜合管廊建設完成36%;地鐵配套完成44%;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80億元。
本報記者 張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