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魏炳祥介紹發現青銅器文物的經過。村民魏炳祥介紹發現青銅器文物的經過。
出土的文物。出土的文物。

  三秦都市報訊( 記者 王寶存 趙爭耀)昨日記者獲悉,寶雞市陳倉區千河鎮魏家崖村八組村民魏炳祥在自家后院取土時發現文物,自覺保護,主動報告上交。經文物部門搶救清理,發現春秋早期墓葬1座,出土文物30件(組),其中,青銅禮器12件、銅鈴8件、玉玦1件、石手柄1件、石串飾6枚、殘陶豆1件、陶珠1組356件,并提取 了部分漆器殘片,以上出土文物已全部移交陳倉區博物館保管。專家表示,這批文物的發現對研究春秋早期秦人歷史,特別是對找尋秦國都邑千渭之會提供了實物資 料和新線索。

  10月16日下午4時左右,魏炳祥在其家后院用挖掘機清理危崖取土時,意外發現了綠色銅片,隨即停止作業下車查看,發現土中暴露出青銅器等文物。出 于安全考慮,魏炳祥同妻子魏小寧將暴露出的12件青銅器細心取出,存放到自己家中,并到取土地點反復尋找,找到了部分青銅鼎殘片。當晚,魏炳祥夫婦和在武 警陜西邊防總隊服役的 兒子魏沙商定,決定報告文物部門,上交出土文物,并通過114臺查找到了寶雞市文物旅游局電話號碼。當晚,魏炳祥一家人關緊家門,一起看守文物到天明,一 夜沒合眼。17日早8時30分,魏炳祥撥通了寶雞市文物旅游局文物保護與考古科電話,報告了發現文物的情況,并表示要將文物上交國家。

  獲知這一重大信息后,寶雞市文物旅游局副調研員、文物保護與考古科科長王明利隨即指示陳倉區文物旅游局組織專業人員趕赴現場,開展搶救性清理。經清 理,發現文物處為一春秋早期豎穴土坑墓,長4.6米、寬2.6米,東西向,一棺一槨。墓室中部已被挖殘,僅存東西兩角和北邊部分,共出土青銅禮器12件 (其中,銅鼎4件、銅簋4件、銅壺2件、銅盤1件、銅盉1件)、銅鈴8件、玉玦1件、石手柄1件、石串飾6枚、殘陶豆1件、陶珠1組356件,并提取了漆 器殘余標本。在進行了搶救清理后,將發現文物于當日安全運回陳倉區博物館保管。10月20日,寶雞市副市長丁琳、副秘書長葛君琪接到市文物旅游局報告后, 立即前往魏家崖村八組,仔細查看了出土文物,并對魏炳祥夫婦自覺保護國家文物的行為予以感謝和高度表揚,表示國家將會給予表彰獎勵,并要求陳倉區一定要做 好文物安全保護工作。

  10月21日,陜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獲知消息后,給寶雞市文物旅游局負責人專門打電話表示祝賀,他指出這是寶雞市文物工作中的一件喜事,也是陜西省 文物工作中的一件喜事,充分體現了社會正能量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方面說明寶雞群眾具有優良的傳統美德,文物保護意識高。另一方面,說明寶雞文物法規 宣傳工作到位,有實效。希望大力宣傳褒獎群眾自覺保護文物的行為和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貢 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