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3日,西安市藍田縣孟村鎮發生了一起命案,而這起命案的特殊之處在于,死者被發現時,現場只留有一個神秘的血掌印,那么,這唯一的線索能否給案件偵破找到突破口?辦案民警又會遇到什么樣的突然狀況呢?

  案發現場在當地一戶村民的家里,那是一棟才蓋好沒幾年的新房子,上下兩層,位于村子東北角最靠邊的位置,周圍除了樹林還有一片莊稼地,但是沒有鄰居,相對比較獨立,再往東一百米就是通往另外一個村子的馬路。

  案發現場處于較為偏僻的地方,那這起案件會不會因為是盜竊引起的命案呢?

  據了解,被害人是這棟房子主人的兒子張波,張波21歲,一直在西安打工,在被害的前一天晚上才回到家里,張波的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也沒有什么不良的嗜好,那么他到底為什么被殺害呢?難道真是因為盜賊行竊時被張波撞見,才被殺人滅口?

  經過核實,張波家里的4200元現金、金首飾等貴重物品都沒有丟失,只是受害人的手機不知蹤影。因此可以推斷,盜竊殺人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那事情究竟是咋回事呢?

  據了解,張波家的成員結構比較簡單,就是父母、妹妹和奶奶,妹妹在念初中,奶奶最近在西安養病,而根據對案發現場勘查的結果來看,現場民警們對兇手做出大致的刻畫:第一,就是本村或者村子周圍的人;第二,男性,年齡在15-50歲左右。

  根據分析,辦案民警擴大了查找范圍,開始對15-60歲的本村男性開始進行摸排調查。經過調查發現,張波一家人在村里的口碑還比較不錯,即便有什么矛盾,也都是些雞毛蒜皮的是小事,但有一件事情,卻引起了辦案民警的注意。原來,受害人的妹妹曾經和村里的郗某有過矛盾。

  與張波妹妹發生矛盾的小郗才15歲,民警分析他沒有作案的可能性,但是民警注意到,小郗的舅舅在案發那天突然離家,說是去新疆打工,但是經過民警調查發現他并沒有去新疆,并且一直也聯系不上,民警此時覺得小郗的舅舅疑點很大。

  會不會因為兩家打架,小郗的舅舅產生了報復的想法,進而殺死了張波呢?

  在找到小郗的舅舅后,經過大量的調查走訪,小郗舅舅的嫌疑也被排除了,案件仍然毫無結果。而此時的民警王向軍覺得,還是要向現場要答案,他決定再一次進入犯罪現場。

  而就在王向軍覺得要放棄的時候,他突然發現廚房的墻上好像有一個殘缺的血掌印,由于掌印痕跡非常淡,再加上兇手之前處理過墻壁,以至于之前的勘察沒有發現這處疑點。經過技術處理,民警將這枚掌印提取了出來。

  王向軍在廚房的墻上采取到了疑似兇手的血掌印,可怎樣才能通過掌紋找到兇手呢?

  根據之前的刻畫,民警開始收集全村15-60歲男性的掌紋。前前后后,民警收集了一千多份掌紋。那么,民警在這些掌紋中是否又能找到殺人兇手呢?

  終于在案發的第八天,王向軍發現了一枚與案發現場相似的掌紋,這個掌紋會是誰的呢?結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這個掌紋竟然是小郗的!

  可小郗才15歲,王向軍開始懷疑是不是掌紋對比有失誤?

  王向軍又做了一次對比,結果再次顯示,案發現場的血掌印確實是屬于年僅15歲的小郗。這時藍田縣公安局的民警支衛鵬也回想起,當時小郗采集掌紋時就有些異樣。

  民警立刻決定立即抓捕小郗,經過審訊,小郗交待了犯罪過程。原來,在2013年兩家吵架后,小郗就一直對張波一家懷恨在心,準備采取報復。2014年6月22日小郗中考完了以后,就開始實施報復行動。

  6月23日,一大早小郗覺得報復的時機已經成熟,于是悄悄的跑到了張波的家里面,當他看見張波的父母和妹妹都出門了以后,他就藏在張波家的廚房里,把廚房窗沿上的一個罐子用棍子捅到地上,試探屋里有誰在家。

  在屋子里正在接電話的的張波聽見響聲后,就尋著聲音找到了廚房,一進廚房便被躲在門后面的小郗用斧頭殺害。

  通過對案發現場殘留痕跡的勘查分析,民警們一步步準確刻畫還原了兇手的作案過程,以及兇手的年齡特征和作案動機,為案件偵破打開了突破口,而一個血掌印也最終讓案情大白于天下,將兇手繩之于法。

  然而,只有15歲的小郗卻只因為一點點的小矛盾將張波殘忍的殺害,對于這樣的結果,我們除了對張波感到惋惜以外,更為小郗的行為感到痛心,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如果當初兩家人能夠將矛盾及時化解,想必這樣的悲劇也就不會上演。

 ?。ň庉嫞簑sx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