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皮機遠銷國內外生產廠家沒河南多
前不久,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的兩位法官專程來到我市,調解一起因面皮機專利糾紛引發的案子。除了原被告,參加旁聽的還有市知識產權局、部分縣區科技局及市面皮行業協會人員。一起簡單的民事案件,為啥會有這么多人參加?
原來,我市是“面皮之鄉”,在被評為“最中國美食城市”之后,寶雞搟面皮更是享譽國內外。僅通過互聯網,每天銷售的面皮數量就在40萬份以上,這也帶動了面皮機的發明及生產。然而,目前我市存在面皮機重發明、輕專利的現象,面皮機專利侵權案件日益增多。
位于金臺區斗雞地區的寶雞富方圓食品機械有限公司,是我市生產及發明面皮機的公司之一,公司負責人張新懷也是寶雞面皮行業協會會長。
5月 20日上午,在該公司生產車間,記者見到了來自陜北榆林和甘肅武威的兩個小伙子,他們特意來此購買面皮機?!皩氹u的搟面皮全國有名,我在網上看到這家公司生產銷售面皮機,特意趕過來購買機器,準備回去做面皮生意。”榆林小伙子李金說,榆林當地也有不少人喜歡吃面皮,但是還沒有生產銷售面皮機的。
張新懷告訴記者,他是扶風人,從上世紀 90年代起就在斗雞地區租房子,用傳統方法制作面皮銷售,后來搞面皮批發,在逐漸的摸索中,他開始了面皮機的制造發明。
據張新懷介紹,目前我市生產面皮機的廠家有 7家,其中,陳倉區有 5家,金臺區有 1家,岐山縣還有1家。第一代搟面皮機是由陳倉區李金明發明的, 1993年申請專利,1994年投放市場。 1995年和 1998年,第二代、第三代面皮機相繼問世,在原來單頭螺旋的基礎上改成了雙頭螺旋,加快了面皮的制作過程??上У氖牵@兩代機器都沒有申請專利保護。 1998年,李金明發明了第四代搟面皮機,這部機器在原來橫式軸承搟面皮機的基礎上,改成了立式軸承,解決了面漿溢出易黏到軸承的問題,并申請了專利。在2010年和 2014年,張新懷分別發明了第五代搟面皮機和第六代搟面皮機。他們公司生產的面皮機銷往全國各地,也銷往新西蘭、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目前,張新懷申請到的專利有 13項,其中,發明專利 4項,實用專利 9項。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搟面皮機銷量最好。除此之外,我市一些發明人還陸續發明了蒸面皮機和烙面皮機。“雖然做面皮是咱寶雞人的強項,但是我曾去河南考察市場時發現,河南的面皮機生產廠家數量遠遠超過寶雞,有 20家以上。”張新懷有些無奈地說,“我了解到面皮一年的全國總產值達到了 1億元,但是我們寶雞只占到其中的2000萬元,這實在讓人感到遺憾?!?/p>
申請專利意識弱引發糾紛案件多
我市從事面皮機研發的有數十人,但是真正為產品申報專利的只有四、五人。問起其中的原因,張新懷認為,很多面皮機從業人員都是從賣面皮出身,經過多年實踐摸索出了面皮機的原理和構造,實踐經驗非常豐富,動手能力也強。但是有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申請專利需要上報圖紙和文字資料,這些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用嘴巴能說出來,卻畫不出來,寫不出來。再加上思想上對申請專利不重視,認為報不報專利沒有多大影響,所以申報專利的人很少。
有沒有專利保護其實很重要。2008年,張新懷廠里的一個員工帶著技術員離廠,在其他地方另建新廠,生產張新懷已經申請專利的機器進行銷售。張新懷得知后,當即以侵犯專利及盜竊公司技術的罪名向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經濟損失。此案被立案后,法官調查張新懷申報了專利,這個案子張新懷沒有任何懸念打贏了。
另外一起案子也是和專利有關。陳倉區一面皮機生產企業的負責人發明了一項新技術,對面皮機進行了改進,卻沒有申請專利保護。當時市知識產權局的主管領導得知后,還催促他趕緊申請專利,保護自己的發明創造。但是這個負責人不會畫圖紙,加之思想上不重視,拖了兩年之久也沒有申報。但是他發明的產品卻一直在銷售,這個技術被別人學到后,對方很快申
請了專利,反而起訴他不能再生產制造。最終,這個案子以法院調解收場,卻給眾多的面皮機生產廠家上了一課。
發明技術要申請專利,這樣才能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據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茍紅東介紹,目前我市涉及面皮加工的企業有 20多家,都屬于小微企業。我國第一項面皮機專利,就來自于我市岐山縣原孝陵鄉河遠村農民巨珠全在 1988年申請的蒸面皮機,但由于缺少實施資金,該面皮機沒有得到普及推廣。我市面皮機制造真正起源于上世紀 90年代初,自李金明 1993年申請第一部搟面皮機專利保護起,結束了傳統制作搟面皮人工勞動強度大、流程復雜的歷史。產品從搟面皮機擴展到蒸面皮機生產線、配套的和面洗面機等系列產品。
為了解面皮機專利在全國總體情況如何,市知識產權局工作人員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查詢,發現截至今年 5月,全國面皮機專利有 3182項,其中發明專利 1675
項,實用新型 1433項,外觀設計74項。而寶雞涉及面皮行業的專利申請只占到其中的 62項,還集中在李金明和張新懷的發明專利上。
提高知識產權意識保護權利不受侵害
寶雞面皮不僅代表著寶雞美食,也成了一個旅游符號。而要想讓寶雞的面皮機像面皮一樣馳譽中外,除了不斷發明創造、促進機器更新換代外,發明人為自己的產品申請專利也很重要。
茍紅東告訴記者,目前我市面皮機行業創新不足,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對我市這一行業后續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據他們了解,面皮機行業在四川、浙江等省市的技術研發,已經先一步實現了技術的更新換代,并且做了大量專利布局,我市這一行業后續發展有可能會受到這些早先布局的專利的制約。市知識產權局也從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提高企業負責人知識產權意識、加大專利執法力度等方面,
提供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為我市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此次邀請西安法院的法官來寶雞調解面皮機專利糾紛案,并邀請面皮行業協會及相關部門參加旁聽,就是想通過真實的案例,讓大家重視專利申請。”茍紅東指出,建議從事面皮機發明制造的從業人員要重視版權、外觀設計保護,建立面皮銷售行業版權協會,實現包裝、宣傳彩頁、網頁等快速維權。同時,相關部門應對面皮包裝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給予一定資助,實現版權和專利雙重保護。通過專利分析,跟蹤行業最新技術發展,研制新設備,對新產品及時申請專利保護,盡快實現寶雞面皮機原產地保護或商標的集體規范化管理。
如今,我市面皮行業已經由傳統門店、攤點銷售轉到互聯網銷售,需要所有企業更加重視知識產權問題,比如謹防假冒專利行為,避免專利侵權行為,避免著作權、商標侵權行為等。
聲 音
低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
笑 俠
面皮幾乎是每個寶雞人喜歡的小吃,它也是寶雞小吃的代名詞。龐大的面皮消費群體,刺激著面皮的制作手段與時俱進,面皮機應運而生。然而,雖然面皮機更新換代快,但目前在寶雞生產廠家少,發明人申請專利的也少,不禁讓人惋惜。筆者認為,面皮機行業從業者不但要低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要積極申請專利保護自己的產品。只有緊握法律這個武器,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據統計,目前我市每天的面皮線上銷售量在40萬份以上,不但走俏國內市場,還遠銷到了國外,這還不算在我市各實體門店、小吃攤點上的銷量。小小面皮銷售勢頭如此迅猛,促使面皮機發明者也要與時俱進,不斷發明出更先進的面皮機以滿足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量。然而,我市一些面皮機的發明者卻缺乏大視野大境界,明明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發明出一代又一代新產品,卻因為沒有專利保護,而讓自己的聰明才智付之東流。一些發明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認為產品只要發明出來就是自己的,申請不申請專利無所謂。殊不知,現在是信息社會,信息傳播速度飛快,你有個先進技術,就有人會爭相模仿、復制和生產。
如何才能維權,保護自己的利益?關鍵就在于為自己發明出來的產品“打碼”,也就是申請專利保護。一旦發生知識產權侵權事件,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在法庭訴訟中占據主動。現在是法治社會,從政府部門到司法部門,不斷給群眾普法,就是希望大家用法律知識來保障自己的權益。所以,為自己的產品申請專利保護,對于發明者而言刻不容緩。
觀 點
市知識產權局辦公室主任朱媛斐:
申請專利可找代理機構
從我們近年來接觸到的面皮機發明人來看,確實存在申請專利少的現象,而因此引發的糾紛案子比較多。我覺得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發明人只要有發明創造,就趕緊申請專利。如果發明人因為一些原因難以提交申請專利申報材料,其實可以找專利辦理機構進行代辦。目前,我市就有幾家從事專利代辦的機構,發明人可以借助他們的力量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張笑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