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傳義

  西不沿邊,東不靠海,南有秦嶺,北有黃土高原。雖然地處中國版圖中心,但特有的地理狀況,致使交通一度成為制約陜西發展的瓶頸,嚴重拖累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隨著以西安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公路網的建成,交通對于陜西來說,正在從瓶頸制約轉變為發展新優勢。

  以西咸北環線正式通車為標志,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5000公里。統計顯示,過去的五年,我省在完成原有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的同時,加快縣域高速和干線高速公路連接線的建設,建成西延二通道、銅旬、西咸北環線等一批重點工程,通車總里程達到5181公里。高速公路通達97個縣區,“縣縣通高速”也逐漸由夢想變為現實。

  在“米”字型高速公路日益完善之時,陜西正在迎來“米”字型高鐵時代。2010年2月鄭西高鐵開通后,由西安出發的高鐵線路日益增多。隨著越來越多高鐵線路的開通運營,目前,以西安為中心,10分鐘到咸陽、30分鐘到華山、1小時到寶雞的“省內經濟圈”和2小時到鄭州、3小時到太原、4小時到武漢、5小時到北京、6小時至8小時到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跨省經濟圈”均已形成。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把鐵路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主戰場,緊扣市市通高鐵目標推進“米”字型高鐵網建設,圍繞縣城通高速目標完善高速公路網絡,加快城際鐵路、地鐵等建設,提高航空樞紐地位和綜合運輸能力,促進各類公共交通設施無縫銜接。下大氣力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內澇等問題,提升農村道路通行能力,確保城鄉居民出行安全、便捷、暢通。

  縣縣通高速,市市通高鐵,一個交通更加發達便捷的新陜西,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