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李克)在城市公共路段設置的路燈,一般間隔是40米左右,而人流密集場所可縮短到25米到30米之間。然而在西安市長安區細柳鎮一個村子的兩條路段上,總共四五公里距離的道路旁,就設立了七八百盞路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5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了西安市長安區細柳鎮,在姜仁村東組,記者發現兩條平行的村道,每條村道的長度大約兩公里左右,嶄新的太陽能LED路燈密集地設置在這兩條村道的兩邊。記者用腳步丈量了一下,每兩盞路燈的距離約為4到6米,這樣粗略估計,兩條村道上的路燈少說也有七八百盞。村民告訴記者,這兩條村道上的路燈大概是一個多月前安裝的。

  西安市長安區細柳鎮姜仁村東組村民:“路燈基本就是四月中旬就開始安。”

  記者:“這些燈到晚上都亮嗎?”

  西安市長安區細柳鎮姜仁村東組村民:“都亮,(以前)這(天色)一黑,路上轉的也有人,但是人少,不方便,現在就是大部分人都出來轉了。”

  雖說有了路燈大家晚上散步方便了不少,但也有村民覺得相隔五六米就設置一盞路燈,的確有些多了。記者從西安市城市照明管理處了解到,城區路燈間隔一般為40米左右,人流量大的區域可縮短到30米。至于農村自行安裝的路燈,亮度、燈桿高度和市政路燈不同,因此對路燈間距沒有明確的規定。不過有專業人士表示農村使用的路燈燈桿最合適的間距是20米,實際操作中一般為25米。隨后記者從村民處了解到,這些路燈是姜仁村東村組集資后由組上組織人力統一安裝的。

  記者:“給咱免費安裝還是?”

  西安市長安區細柳鎮姜仁村村民:“不是,這是屬于村民集資按入股的形式2000塊錢一股,將來如果國家再征收這地的話,這路燈就可以算(補償)。”

  記者來到了姜仁村村委會就此事了解情況。村委會主任鄧亞兵告訴記者,之前姜仁村東組確實申請在村生產路面上安裝路燈,但最終村上并沒有同意。

  西安市長安區細柳鎮姜仁村主任鄭亞兵:“小隊自己弄的這個事情跟村上沒有關系,對路燈這個間距,村民對這個當地老百姓也不知道多少米栽一個,這個規矩是多少。”

  記者:“那到底咱們姜仁村這邊是不是要征地?”

  西安市長安區細柳鎮姜仁村主任鄭亞兵:“是不是要征地,這個還在談著呢。”

  記者隨后又電話聯系到了姜仁村東組的鄭組長,鄭組長說,安裝路燈是經過組上村民同意的。這樣近的距離的設置路燈,只是出于照明需要。

  西安市長安區細柳鎮姜仁村東組鄭組長:“這是個太陽能路燈,極端天氣也多,連著六七天時間下雨,路燈充電就有問題了,一部分燈開前半夜,一部分燈開后半夜,也保證晚上能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