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縣花家灣村挪窮窩走富路
整齊劃一的建筑,干凈整潔的街道,幾名村民正悠閑地坐在涼亭說著家長里短,這里就是綏德縣石家灣鎮花家灣村。

走進村民景秀榮的家,只見她正在院子里把蘋果裝箱。55歲的景秀榮和丈夫一年四季閑不下來,種藥材、賣蘋果、外出打工,一年收入四五萬元。景秀榮是村里出名的愛好人和勤快人,房屋收拾得干干凈凈,“以前兩個孩子上學,家里生活困難,如今兒子考上了公務員,女兒也大學畢業了,全家人還住上了新房子。”景秀榮說,“日子越來越好,越過越有勁兒。”他們一家原來住在村里的后山上,從她22歲結婚開始,一住就是三十多年,窯洞是老一輩人修的,經歷幾十年風吹雨淋,僅能容身,他們住的地方又高,一到下雨下雪,道路便泥濘不堪,無法出行,能像城里人一樣住上干凈整潔有熱水且出行方便的房子,是他們一家人的夢想。
2019年,景秀榮一家夢想成真,搬進了村里的集中安置小區。
景秀榮一家的生活變化是花家灣村扶貧搬遷“挪窮窩走富路”的一個縮影。
位于綏德縣城西12公里處的花家灣村,經濟基礎薄弱,無特色產業,住房困難是村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014年5月新農村集中安置小區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2172萬元,其中自籌資金1783.2萬元,補助資金388.8萬元。規劃建設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房604間,集中安置184戶648人,入住村民已經達到百分之八十,其中貧困戶126戶314人。先后投資1800萬元,用于安全飲水、道路硬化、給排水設施、綠化、亮化、電力電信設施、環衛設施等基礎建設。
同時,規劃建設村委會綜合服務中心、文化休閑娛樂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安裝27盞太陽能路燈,新建花家灣村幸福院;新建蓄水池3處,對安置房的院墻、大門、屋面及房前屋后,采取農戶自籌、政府補助的辦法統一規劃、美化,讓村民享受文明健康的新生活。
住上了新房,如何讓村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花家灣村第一書記徐波介紹說,近年來,花家灣村堅持以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就業創業,引導村民通過產業發展增強“造血”功能。依托鎮內綠豐千畝油用牡丹示范園區農業龍頭企業建立精準扶貧產業基地,以入股分紅、土地流轉、委托經營、吸納打工等多種方式,每年為貧困村民帶來穩定收益。同時積極引導全村貧困村民大力發展養羊、養牛、養豬和種植黃芪、黃芩等特色種養業,截至2020年底,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摘掉“窮帽子”。下一步花家灣村將把鄉村振興戰略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圍繞“整體搬得出,長期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著力打造美麗宜居示范村。
猜你喜歡
- 定邊干漤羊羔肉 塞上春來二月天 滋補羊肉宜干漤
- 評論() | 分享02月23號 11:33
- 定邊召開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動員大會
- 評論() | 分享02月23號 11:33
- 國網榆林供電公司:四字訣做好線路防外力破壞工作
- 評論() | 分享02月23號 11:31
- 國網榆林供電公司:嚴防風箏"惹禍" 確保電網運行安全
- 評論() | 分享02月22號 17:10
- 榆林供水供電供暖等行業不合理收費全面取消 3月1日起實施
- 評論() | 分享02月22號 16:53
- 工行榆林橫山支行創新思路推動客戶服務工作
- 評論() | 分享02月22號 16:52
- 工行榆林膚施路支行積極開展“工銀愛相伴”老年客群品牌服務相關
- 評論() | 分享02月22號 16:52
- 綏德體育培訓中心教練員拓亞寧甘當綠葉托紅花
- 評論() | 分享02月22號 11:01
- 靖邊種植草莓進入成熟期 不少游客體驗采摘樂趣
- 評論() | 分享02月22號 10:42
- 神木市多點發力戰疫情防控發展兩不誤
- 評論() | 分享02月22號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