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秦都市報消息,昨天,記者從西安市衛計委獲悉,西安市衛計委、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四部門聯合出臺《西安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實施意見》,采取23條措施向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動手術”。
門診
醫院減少普通門診服務
區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為基層定向招聘醫學本科生,開展在崗醫生轉崗培訓和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保證每個基層醫療機構擁有2名以上合格的全科醫生。全市所有公立三級醫院都要牽頭組建醫療集團或醫聯體,所有二級公立醫院都要參加醫聯體。三級公立醫院要進一步減少和下沉普通門診服務,實現普通門診占比逐年降低。
住院
三級綜合醫院住院少于9天
各公立醫院要通過優化診療業務流程、急慢病分治、縮短術前及治療前檢查等待時間、積極推行日間手術等有效手段,提高床位周轉率,努力縮短平均住院日。三級綜合醫院平均住院日逐步降低到9天以下,二級綜合醫院平均住院日逐步降低到7天以下。
成本
百元收入中衛生材料少于20元
開展公立醫院成本核算試點工作,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和費用審核制度。探索建立醫療機構成本信息庫,全面、真實、準確反映醫院成本信息。提高病案、臨床路徑、藥品、耗材等方面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控制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力爭到2017年底城市公立醫院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監管
每月點評25%醫生的處方
建立處方負面清單管理、落實處方點評制度。公立醫院每個月對25%具有處方權的醫師處方、醫囑進行點評,每名醫生不少于50份。規范激素類藥物、抗腫瘤藥物、輔助用藥和高值醫用耗材等臨床應用,制定跟蹤管理制度。加強中藥飲片合理應用監管,開展中藥飲片處方專項點評制度。合理用藥抽查合格率達到98%以上。
收費
醫院不能自立項目收費
各公立醫院要建立和完善醫療服務收費管理制度,加強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規范醫療服務收費項目,嚴格執行醫藥費用清單制、查詢制和價格公示制度。嚴厲查處擅自提高收費標準、自立項目收費、分解收費、變相收費的情況。
檢查
同級醫院檢驗項目結果互認
醫務人員必須依據患者病情需要實施檢查,凡是通過費用較低的檢查能夠明確診斷的,不得再進行同一性質的其它項目檢查。定期開展大型設備和儀器合理應用專項檢查,大型醫療設備檢查陽性率二級醫院在65%以上,三級醫院在70%以上。實行同級醫療機構有關醫學檢查檢驗項目結果互認,減少重復檢驗檢查。
臨床
三級綜合醫院臨床路徑管理不少于60個病種
加大臨床路徑應用工作實施力度,進一步擴大臨床路徑管理覆蓋面、專業及病種。所有公立醫院必須實行臨床路徑管理,其中,三級綜合醫院不少于15個專業60個病種,三級??漆t院不少于10個病種;二級綜合醫院不少于10個專業40個病種,二級專科醫院不少于8個病種。至2017年底,三級公立醫院50%的出院患者和二級公立醫院70%的出院患者實施臨床路徑管理。
采購
公立醫院藥品耗材采購“兩票制”
2017年1月起,城市公立醫院藥品耗材采購實行“兩票制”;縣鎮公立醫院適時推行“兩票制”。通過招標等程序自主遴選配送企業,壓縮配送企業數量,其中,三級醫院藥品、耗材配送企業分別不超過15家;二級醫院藥品、耗材配送企業分別不超過5家、15家。2017年起,全市各公立醫院藥品和耗材網上采購率達到95%以上。
降低
帶量議價降低虛高藥價
成立市級醫藥采購聯合體,由市級綜合醫院牽頭,各公立醫院參與,對采購金額大、使用量多、重合度高的藥品耗材開展聯合帶量議價采購,切實回歸醫院和藥品生產企業采購主體地位,做到招采合一、量價掛鉤、以量換價,降低藥品耗材虛高價格。
用藥
二級醫院基本藥物達到40%
實施基本藥物保障制度,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基本藥物使用比例達到40%以上。各區縣衛生計生部門要切實加強基本藥物配備使用的監督考核,加大賦分權重,并與財政補償掛鉤。適時開展個別病種基本藥物全額保障試點工作。
支付
按病種付費不少于100個
合理確定統籌地區總額控費指標,逐步實現統籌區域內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及所有病種支付方式改革全覆蓋。強化醫保基金收支預算,全面推行按病種付費為主,住院總額預付制、點數法等復合型付費方式,探索實行按疾病診斷相關組(DRGS)付費方式。到2017年底,城市公立醫院實行按病種付費的病種不少于100個。
醫保
針灸、推拿納入醫保
在規范日間手術和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納入醫保支付的日間手術和醫療機構中藥制劑、針灸、治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范圍。對高額藥品和耗材進入醫保目錄庫進行嚴格的經濟學評價及審查。三秦都市報記者 張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