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街頭這種不分季節,酸辣爽口的小吃——搟面皮,深受人們喜愛,小小的店面只要味道正宗從來都顧客盈門。今年只有32歲的榆林女子張一朵就是將小小的搟面皮生意做成了大產業,從2013年投資9萬元開第一家搟面皮店開始,到目前拓展了40多家加盟店,更是創造了年銷售額2000萬的記錄。

張一朵將小小的搟面皮生意做成了大產業
把賣搟面皮當成事業做 讓街邊小吃升級為品牌
說起有意思搟面皮,得說說創始人張一朵女士,大學畢業后的張一朵,先后從事過導游、策劃、銷售、主持等工作。在遇見自己愛人之后,決定換一種生活方式,選擇創業,由于當時也特別愛吃搟面皮,但是總覺得各種小吃店的搟面皮不夠味,何嘗不自己開一家搟面皮店,做出自己想要的味道,說干就干,有了這種想法后,張一朵在2013年6月投資9萬元開了第一家搟面皮店——“有意思搟面皮”誕生了。

張一朵分享她的創業經歷
“‘有意思’的由來,起初備受爭議,我就想取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讓大家一看就不由自主記在腦海中,‘有意思’三個字也就隨著靈感來了”,張一朵說起當初店名的由來。由于在口味上下功夫,在原料、配料的選擇上精挑細選,張一朵的搟面皮店開張后不久就有不少回頭客,當時一位來自橫山的顧客吃過后,果斷要開加盟店,這也距離張一朵開店不到一年。
口味贏得了不少固定客源,而且還有不少人要加盟開分店,張一朵果斷將“有意思“搟面皮注冊為商標。“開店之前,我就有計劃將搟面皮店做到一定的規模,當初這個想法也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你就賣搟面皮還能做出什么大的動靜來。”但張一朵卻把搟面皮當成事業來做,而且還做得紅紅火火,13年至今,榆林各縣區陸陸續續開了40余家加盟店,還有延安、內蒙外地也開了加盟店。
發展規模突破100家 把家鄉小吃推向全國
在開業第一年的時間內,張一朵為了讓搟面皮獨具特色,口味做了上百次的實驗和調試,邀請上百位客人進行試吃體驗,研制出一套具有標準化的配置方法,這讓“有意思”在榆林眾多的涼皮店當中脫穎而出,“有意思食品”起初以搟面皮為主,后來陸續添加了些新產品,“有意思鳳爪”更是備受顧客青睞,“有意思烤腸夾餅”也是許多顧客專程前來購買的明星產品。

加盟店分享創業故事
通過三年多的努力和經驗的積累,現在的張一朵有了更高的標準和更寬闊的視野。2017年,特意找了榆林本土最專業的品牌策劃公司,做了新的品牌定位和商業模式的設計,讓有意思搟面皮從店面的視覺標準化、內部管理標準化,進一步得到提升。
現在的“有意思”食品已經有一定的口碑,但張一朵表示,她還會不斷地學習改進,推出更多的新品,讓“有意思”成為具有規模的加盟連鎖店。2017年,她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未來把本土的家鄉小吃推向全國,讓“有意思”成為榆林本土的代表性品牌,加盟店突破100家,讓“有意思”走出榆林,走向全國,帶動更多的就業和更多人的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