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店已有40年歷史 本報記者李宗華攝

  每天早上不到8點,黃師傅準時去店里開門營業。這習慣,他一堅持就是25年。

  這家自行車營業部位于西安的東羊市。牌匾斑駁,門頭上的字還是繁體字,似乎是在講述著自己久遠的歷史。

  老黃佝僂著腰打掃衛生。用他的話來說,要在第一位主顧上門前,把店里收拾出個樣子來。店里的6名員工都是已經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把青春留在了這里。

  早上8點營業 堅持了25年

  黃師傅名叫黃鋼明,是這家“長江自行車營業部”的老板,今年70多歲,已是古稀之年。

  “要說這個店,那可是有些‘年紀’了。”黃鋼明向記者介紹,營業部的前身是自行車零件一廠的門市部,已有40年歷史。“我高中畢業時被分到了自行車廠,1992年調到這個店里工作。后來企業改制,我和幾個同事盤下了這個鋪子開始自己創業打拼。這一待就是25年。”

  于阿姨是店里的員工,她告訴記者,店里現有6名員工,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都是多年的同事了,在一起干了半輩子,現在還能湊在一起上上班,也挺樂呵的。”

  店門口掛著一面牌子,上面寫著營業時間。“當年我們上班就是這個時間段,這么多年下來,早都習慣了,無論刮風還是下雨,店里都營業從不間斷。”黃師傅說,隨著年齡增長,他的身體每況愈下,“補個胎、裝個螺絲啥的,眼睛不行了,看不清楚,現在都是店里的老伙計們給弄,老了,干不動了。”

  柜臺 算盤 隨處可見老物件

  店名雖然叫營業部,但早已是一家修車鋪子。“現在哪還有人買自行車啊,馬路上跑的,除了電動車就是共享單車。”黃鋼明向記者回憶,“當年我剛工作的時候,自行車可不是隨處就能買得到的,要憑票才能買。這個店當年銷售的‘玉兔’牌自行車,像你這么大的孩子估計都沒聽過了,雖然跟永久、飛鴿這些大牌子比不,那時候照樣賣得火。”

  走進店里,隨處可見當年的時光縮影。柜臺依舊是老模樣,黃木框子上鑲嵌著大玻璃,“這么多年沒換過,大家說,看著它隨時能回憶起往事。”玻璃柜上放著一副算盤,“我們記賬還是用這些老古董,計算器啥的用不習慣,現在的孩子都不會嘍。”

  雖然店里氛圍寧靜,但是生意難以為繼的現實依舊讓黃鋼明眉頭緊鎖。“現在用自行車的人太少了。你看看這些騎共享單車的,車輪子沒氣了,誰還會想著去打個氣,都是就地一放,又換一輛走了。我們這老店現在可真是步履維艱啊。”店門前立著一塊牌子,上面標明了收費。記者看到,三輪車、電動車打氣1元,自行車5毛。“這價錢多少年沒變過了,還是以前的標準,漲個塊兒八毛的沒啥大意思,還讓大家說漲價了。”

  堅守數十年 這里記錄了青春

  黃鋼明店里現在主要的客戶一是電動車用戶,再就是一些騎三輪車拉貨的人。“來補胎的稍微多一些,有時候三輪車輪胎壞了也會來換。”為了生意,黃鋼明從修理自行車逐漸學著修理電動車,“看著都是倆輪子在路上跑,其實真的是隔著行。搞了大半輩子機械,突然去研究電路,不好弄。”

  他憑著自己的一股子韌勁,修理電動車的手藝也是響當當。“不少主顧都是老熟人了,大家都說,我這收費公道,手藝也不錯,車子到我這里修,放心。”

  堅守了數十年,黃鋼明和他的員工們已不再年輕,談到這個干了半輩子的行當,他的眼神里透露著不舍。他說,這么多年的相伴,這間店早已是他人生的一部分,無法割舍,也無法怠慢。本報記者張晴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