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是最具活力的發展要素,任何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相對于資金、科技等要素,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在人才趨于飽和且競爭慘烈的環境下,各地紛紛出臺利好政策吸引人才落戶,掀起新一輪的“搶人才”大戰。

  政策和服務讓創業者感到溫暖

  西成高鐵開通后,西安和成都的距離被縮短到了3小時,這也讓兩座西部重鎮的“搶人才”大戰更加激烈。數據顯示,近三年僅西安交通大學便有300多畢業生進入成都的企業工作。不過,盡管在經濟發展上暫時落后于成都,西安的獨特優勢仍然有著自己的吸引力。

  “西安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科技優勢,作為西部與中東部連接的門戶,西安是每個想要進入西部開始自己事業的人的第一站。”陜西培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思宇告訴記者,2010年從英國赫爾大學市場與文化傳媒管理專業碩士畢業后,自己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創立了陜西培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進行ISO國際標準系列的認證管理咨詢工作。在創業的過程中,高新區清華科技園不僅為他們提供了近百平米的辦公場所,還免費組織一系列宣傳活動,幫助他們推廣業務內容和價值,這讓她對西安這座充滿文化氣息與人情味兒的城市充滿了歸屬感。

  “作為一個四川人,我不是沒有想過要去成都創業。不過作為西部高等教育最集中的地區,西安同樣集中了眾多優秀的才干之士,作為西部電子科技,網絡科技的匯集地,西安擁有遠超其他城市的新興科技公司?!睆埶加钫f,隨著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和硬科技大會的開展,大西安的科技進程更加迅猛的發展,自己對這座古城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陜西各類新政打造人才強省

  今年以來,陜西省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先后出臺了各類人才新政,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陜西創新創業。

  其中,西安市在戶政、地稅優惠、科研補貼等方面出臺配套人才引進的多項新政。例如,國家科技獎獲得者,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博士后研究人員,國家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技術帶頭人等,可以直接辦理落戶。在西安市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其他高層次人才取得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補助、津貼,免征個人所得稅。各類高層次人才在陜西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轉化科技成果中,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獲得的個人獎勵,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西安市11月24日又集中發布了《優化高層次人才服務工作的十三條措施》、《“西安伯樂獎”獎勵政策》、《高層次人才創業或成果轉化績效獎勵政策》等6項升級版人才政策,從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購房、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方面作出了升級優化和創新突破。包括為在西安創業的高層次人才,提供創業投資種子基金;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人才公寓購房和租房補貼;對其配偶可按原身份對應安排到市屬國家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工作等。

  同時,西安市還專門成立了招才引智委員會,加快兌現落實一系列政策,真正引進用好一批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貢獻的高層次人才。

  根據11月初發布的《西安人力資源白皮書》數據顯示,2016年陜西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共356286人。其中陜西省內就業的共計192004人,占全部畢業生總數的53.89%,比2015年增加17257人,增幅9.88%,表明陜西對于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大,而西安則是其中就業人數最多的城市,占到在陜就業總人數的62.5%。

  在此前剛剛結束的陜西省第二屆“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論壇”上,許多受邀參會的青年學者都被我省的各類人才新政所吸引。中國礦業大學博士李西蒙表示,西安對人才的吸引力度在整個中國西部有很大的優勢,陜西在未來幾年一定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拔蚁聸Q心把我的戶口、檔案、家人都搬到陜西來,以后扎根在陜西,多作點貢獻。”

  發展環境和空間更具吸引力

  近年來,為了爭搶人才,多個省會及主要二線城市都放開落戶,推出吸引大學畢業生的政策,無論是早先成都提出的“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憑畢業證即可落戶”,還是最近鄭州的“頂尖人才和國家級領軍人才工作滿10年且貢獻突出的可無償獲贈所租住房”新政策,都將重點放在了戶籍上。

  不過,對于優秀人才來說,房子、戶口和幾萬塊錢的補貼其實并不是最關鍵的,他們更期待的是個人的發展環境和空間。

  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曾昭寧表示,西安需要通過國企改革和大型企業的引入來提升人才吸引力?!爱a業技術的轉型升級就是靠人才,所以現在這個階段各大城市科技創新的競爭,背后其實是人才的競爭。西安主要需要制造業領域的高端人才,對于年輕高端人才來講,企業的吸引力有時候比城市本身更大?!?/p>

  本報記者文晨